都指揮使?這不是降級了嗎?”有人壓低了聲音,卻還是很粗的嗓門說著。
“算是降級了,但總算還是正五品將軍呢,這是為了保全杜家一族啊,才將紅澤郡拱手讓於定遠將軍。”有人回答的說著:“定遠將軍這裡一都兵數是三千三百人,也不算少了。”
“說的是,就當時這情況,不在次日出場獻城,定遠將軍只需幾日,就可攻下紅澤城,只是雙方皆會損失更大,杜帥這是明智之舉。”
“定遠將軍手下人才濟濟,你看,那個樊將軍,兵鋒所到之處,九槐縣和平縣立刻出降,帶兵攻入定原郡,先破兩縣,再攻府城,使定原郡太守出降,嘿嘿,現在東益洲六郡,已經有四郡落在這定遠將軍手中了。”
這些都是好話,王弘毅聽的面露喜色。
前一陣,王鎮軍安營紮寨,次日凌晨,杜恭真就親自出城,願意歸降。
得到杜恭真歸降的訊息,王弘毅自是大喜,得一郡同時更得一大將。
當即表示,封杜恭真為一都大將。
半日後,清掃城中街道,紅澤城城門大開,大軍入內,控制了整個紅澤郡,當下就忙碌著修復著城池。
三日後,所有戰鬥的屍體都已經掩埋,這時,樊流海以一千二百兵,說降了九槐縣和平縣,得兵六百,到了定原郡,先破兩縣,又得兵五百,等到了府城前,就有二千多人,自稱先鋒,狐假虎威,竟然使定原郡太守出降。
五日,定原郡和紅澤郡就落到手中,王弘連連命令,提拔縣令虞昭為定原郡太守,提拔原本朝廷監軍胡策為紅澤郡太守。
至於下面的縣令,以及兵制,一一安排。
大軍壓著不動,到了這時候,就基本上四郡平定了,這時,才有時間出來透口氣,也算是所謂的微服私訪。
這時,又聽一人低聲兒說著:“就說個事兒,聽說魏老帥快不行了。”
“是不太行了,回去就站不起了,躺著不肯嚥氣,下面兩個兒子還在爭位呢!”
“爭來爭去,只怕都便宜了定遠將軍。”有人不屑的說著。
“說起來,聽說朝廷呵斥了定遠將軍?”
“朝廷?哼哼,現在南方的小朝廷還有什麼用,這聖旨更有什麼用,找個奉詔的人都找不到。”
“噓,這話可不能說。”有人感覺到不安了,朝廷雖衰,但是一般人還是不敢亂說朝廷的壞話。
王弘毅聽了,不由微笑。
大破魏存東,攻下定原郡後,經過戰火洗禮的土地上,很快便恢復了生機,四郡內,根據命令,廢除了關卡,商人可自由流通。
虞昭和胡策等人,本身是經驗豐富的老官人,在治理領地方面,本就具備才能,這時更是盡心盡力。
不出半月,包括紅澤郡在內,四郡內已經一片平定,不能說是安居樂業,但太平景象較之戰前毫不遜色。
蜀地這次戰役事情,當然被傳到了帝都。
魏越聽了沉默不語,最後得到訊息,卻是皇帝。
對於朝廷上下刻意瞞報此事,皇帝表現得很是無奈,只是吩咐下旨,對蜀地各參戰藩鎮,予以斥責,隨後便迴轉內廷,繼續享樂。
可這旨意到達蜀地後,彷彿石沉大海,聲息皆無,的確,現在連找個奉詔的人都找不到了。
王弘毅手中掌握的十三司,藉著宋家和隱門,開始向蜀地各郡蔓延。
這次大勝後,宋家和隱門更是積極,針對這些戰役,宣揚王弘毅英明賢德之名,不必多說,大勝了魏存東後,明眼人都可以看出了王弘毅的前途,因此宣傳格外得力,迅速蔓延整個蜀地。
剛才叫嚷的人,未必就不是一個棋子。
不過,王弘毅的軍隊的確紀律嚴明,所經之處,對百姓秋毫無犯,贏得百姓愛戴,有著新氣象。
整個蜀地的局面更加地混亂了,到處都是議論此番戰役的百姓、讀書人、貴族子弟,酒樓茶館,聚會爭辯,雖後續戰況一時傳不到這些人耳中,先前那些情況,已足夠他們茶餘飯後一番討論了。
哪怕是立場敵對的大族子弟或是掌權者,對王弘毅所表現出來的本事,也不得不給予承認。
戰前,還有聲音說王弘毅有現在成就不過是沾了父蔭,此時也啞口無語。
當然,暗地裡,有多少人磨碎鋼牙,可真不好說。
聽著旁邊的人不再說話,王弘毅和張攸之相視一笑,吃完就下去。
出了門,從暖烘烘的酒樓出來,雨點打在臉上,全身一個抖擻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