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晚,臣事先一步潛入房中,同聽到了秦大人與帝姬之間的對話。。。。。。”
第五九二章 夏金之戰——最後的戰爭開啟
三年後,也就是隆興五年,一場席捲天下的戰爭,終於揭開了序幕,戰爭最先爆發於西夏與金之間,而且是西夏主動挑起的。
西夏對金的戰爭,看似偶然,實則早在秦天德知縣淮陰時就埋下了引線。
在秦天德促成的宋金之間的戰馬交易中,宋朝出錢買馬,金人負責買馬,但是金國一向嚴謹將戰馬售給宋朝,因此其中交易的戰馬絕大部分來自於西夏,只有部分老弱病殘的馬匹是金**方淘汰下來的。
每個月百十匹的交易量,引不起完顏亮的注意,但對完顏宏達來說,這種細水長流又能讓他風光引得軍中將領趨之如騖的生意,很值得珍惜,尤其是這還是個無本的生意。
延續了十年的戰馬交易,對宋朝軍隊組建大規模的騎兵並不能起到根本性的改變,但對於西夏來說,則不啻於一場災難了。
這種無本生意,令得金人對西夏境內的戰馬展開了一定規模的洗劫,發展到最後已經不僅僅是洗劫戰馬了。
骨子裡天生的那種搶劫意識,使得金人對西夏也展開了瘋狂的打草谷運動,婦女、財物、馬匹、甚至男人都成了他們眼中的目標。
由於剛開始劫掠戰馬的時候,金兵大多都喬裝蒙面,事後不留活口,因此西夏一直以為是有馬賊作亂,但隨著這股馬賊越來越猖狂,居然發展到搶掠馬場又或者劫走運送給西夏朝廷的戰馬,終於引起了西夏朝廷的注意。
慢慢的,有人已經發覺,這所謂的馬賊,就是金人喬裝的,但由於沒有確鑿的證據,加上西夏對金的依賴,使得西夏人不敢有任何的舉動。
但隨著一個訊息的傳來,隨著西夏軍方設伏,打敗了一股搶掠的馬賊,西夏人終於確定了這股馬賊就是金兵喬裝!
帶著強烈的不滿,西夏派遣使臣使金,想要讓完顏亮主持公道,然而時間內的宋金戰馬交易,已經形成了太多的既得利益者,這些人以完顏宏達為首,輕鬆設局,使得西夏使臣根本見不多完顏亮,而且還被羞辱一番,灰頭土臉的回國。
党項人也羌人的一支,自古也是馬背上的民族,面對女真人的如此無理霸道,終於展開了報復,集結十萬大軍,從夏州出兵,攻入金國霞州,打了金人一個措手不及,直逼太原府。
或許西夏人只是希望以此來引起完顏亮的注意,使得完顏亮能夠重視夏金之間的關係,雙方能夠面對面的交談,令得金人以後不要再在西夏境內劫掠。
但他們對完顏亮的認識,哪會有秦天德認識的清楚?
西夏對金用兵,起初一路高歌猛進的訊息傳到宋朝的時候,朝廷一片驚呼,左相趙鼎、參政知事張浚、史浩、樞密使胡銓等人無不心中驚呼,只以為大宋北伐機會已至,就連已經漸漸掌了大權的趙昚都認為這就是秦天德口中所說的金國變故。
退朝後,趙昚將這些人還有右相何鑄、戶部尚書李瑜、兵部尚書王貴等人以及頂替李光的新任參政知事蔣芾一同召至選徳殿,共同商議夏金之戰一事。
李光於一年半以前乞骸骨,他的年齡是在是太大了,七十多歲的對於故人來說已經絕對的高齡,要不怎麼會有古稀的說法?
接替李光的蔣芾字子禮,生於公元1117年,如今三十出頭,榜眼出身,曾任建康府推官,正是身富力強之時。
兩年前,當趙昚按照秦天德獻給他的《美芹十獻》中的內容,逐一開始頒佈旨意的時候,蔣芾因邊境安全與軍隊建設的奏議引起了趙昚的注意,終於在半年後李光年老多病,不得不乞骸骨後,被趙昚擢升為參政知事。
蔣芾的擢升,被後世研究學者認為是趙昚掌權的一個訊號,以自己親自提拔的大臣逐步取代朝中原有的那些趙構在位時留下的老臣的開端。
經過三年的發展,海外貿易帶來的國庫豐盈,三種高產作物帶來的倉稟充實,較低的賦稅以及吏治的改善使得國內百姓安居樂業,如今的大宋足以與金一戰,至少不會受到了錢糧的掣肘。
從戶部尚書李瑜口中得知了後勤無恙的保障後,趙昚的心越來越亢奮了,趙鼎等人都開始變得亢奮。
他們的年紀都不小了,能否在有生之年看到大宋收復故土,北定中原,驅逐女真已經成為了他們心中最大的願望。
而且秦天德曾經說過金國幾年之內必定還會有一張動亂,那就是大宋北伐的最佳時機,也是唯一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