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好的txt下載網
李元偉在CBA聯賽商務推介會上講話(3)
那年的招商工作難度很大,新賽季的構想處於“叫好不叫座”的狀態。商家對於我們的計劃普遍抱著觀望和將信將疑的態度,不輕易進入,裝備贊助方面的事情始終沒有落實。當時我們都覺得沒啥希望了,整體形勢十分嚴峻。
9月底的一天,有個朋友給我打來電話,說晉江有個企業叫安踏,想贊助CBA聯賽,問我們有沒有興趣。我答應見面談談。
具體我已經記不得是哪天了,但那一天對CBA來說肯定是個良好的開端。安踏的老總丁志忠帶著品牌管理總監胡眾輝到籃管中心來見我。丁志忠給我的印象是很年輕、很精明也很果斷,富有魄力,最關鍵的是很有誠意。
對我來說,安踏是個陌生的名字。他們以前也贊助過一些體育賽事,收效很好,企業也發展得很快,但影響並不大。因此,丁總雄心勃勃地想贊助一個更大的賽事,企業可以更快地上新臺階。他們有想法,我們有需要,於是雙方一拍即合,僅一個星期時間就談妥了細節,確定了合作意向。
2004年10月,安踏與CBA簽署了贊助協議,從2004年到2007年安踏連續三年成為“CBA唯一指定運動裝備”贊助商。這個合同後來受到很高的評價,認為安踏打破了國際運動品牌壟斷國內頂級賽事的格局。民族體育品牌在與國際品牌的競爭中第一次贏得了先機。
合同是簽了,但是合同的執行過程卻是困難重重。
安踏當時的知名度並不是很高,產品質量與耐克、阿迪達斯相比也有一定差距。各運動隊甚至媒體對安踏的實力均表示懷疑。這時其他運動裝備品牌也加大了對球隊、球員的滲透力度,不排除他們存在使我們這個計劃流產的動機。這種做法大大增加了我們履行合同的難度。
運動員不願意穿安踏的產品,俱樂部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也明裡暗裡鼓勵運動員抵制安踏產品。崴指令碼來是籃球訓練、比賽中常見的傷病,這本身就不是一個靠鞋能解決的問題,但運動員一旦出現了崴腳的情況,球隊就把責任歸咎於安踏的鞋不合適,把矛頭指向了安踏並捎帶著籃協。可以說,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和安踏的日子都不好過。
面對這種情況,我的態度十分鮮明:必須不折不扣地執行合同,絕不能含糊,甚至不惜動用嚴厲的手段。一方面,我在俱樂部會議上給老總們講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要求他們服從大局,配合工作;另一方面我在內部一再講,安踏是在別人不看好我們,也是我們最困難的時候進入的。我們一定要善待安踏,努力為他們排憂解難,這事關中國籃協的信譽問題。
當年是我們第一次提出“服務贊助商”並付諸實施的時候,我就是要透過與安踏的合作,給其他企業一個信心。合同開始時我經常親自過問安踏的事情,下達指令,解決問題,中籃公司為此也投入了相當大的精力。
為實現平穩過渡,我們也同時出臺了一些政策,如在2004~2005賽季,球隊還可以有自己的裝備贊助商;以後一段時間,其他裝備贊助商在向聯賽繳納一定的費用後,還可以讓一些球員穿著他們品牌的比賽鞋等。
面對這樣的困難,安踏表現出了非凡的勇氣。在產品設計上,他們請來了世界上最好的設計師;在科技含量上,他們建造了世界一流的實驗室,並與總局科研所合作;在生產製造上,他們採用了先進的材質和工藝;在產品服務上,他們為每一位CBA聯賽的球員測量腳形,定製產品。僅僅一兩年時間,安踏迅速接近並趕上了世界先進水平。安踏的產品也從CBA走向了NBA。不少NBA球員都開始穿著安踏戰靴在賽場上征戰了。贊助CBA聯賽大大增強了安踏的研發實力,促進其產品更新換代,充分反映了競爭對民營企業的推動作用。這段經歷體現了安踏人永不止步的精神追求。
李元偉在CBA聯賽商務推介會上講話(4)
我想特別表揚安踏一位名叫楊春的小夥子,是他帶領安踏的服務團隊克服了重重困難,終於取得了俱樂部和球隊對安踏產品的認可。這個過程超乎尋常地艱難,需要極度的耐心細緻,不厭其煩,而且還要時常經受委屈、責難和不公;這需要非凡的勇氣和韌勁兒,作出不懈努力。我相信他們這個團隊雖然歷經磨難,但一定能挺過來。現在想起來,當時籤那個合同時大家都是需要勇氣的,但勇氣得到了豐厚的回報,正如丁志忠後來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所說:“當時的CBA不是今天的CBA,當時的安踏也不是今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