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與教訓,確實應該很好總結。過去一段在幹部思想上有很大的負擔,對東北斗爭的嚴重性,沒有足夠的估計,對自己依託的力量——農民,沒有明確的認識,對於城市與鄉村的關係,沒有正確的認識,強調城市而忽視鄉村,對於戰與和的問題,沒有正確的觀念,把東北問題的解決放在、寄託於和平談判方面,放鬆了對建立根據地與戰爭的準備工作,希望透過打幾個勝仗、取得大城市而速勝,因而造成了一時間黨內的思想混亂。這些問題的根子,就在於對東北敵我力量的對比估計不恰當,誇大了自己的力量,低估了敵人的力量,因而對深入農村從事長期艱苦鬥爭和建立根據地的必要性與重要性缺乏認識。而現在這個決議,基本上對上述各問題,都有了根本、明確的轉變。我相信,透過這次會議及其決議精神的貫徹、落實,東北的工作將會有一個根本性的轉變和明顯的改觀。”
接著,與會的其他同志,也都先後談出了自己對問題看法的轉變過程,對譚政、羅榮桓三月梅河口會議的主張給予認同,對陳雲起草的這個決議給予高度評價。有譚政參加並參與了重要意見的哈爾濱東北局七月會議及其決議,澄清和結束了東北黨內軍內的混亂思想,統一了認識,為我黨我軍在東北的鬥爭,確定了一個完全新的方針,即創造農村根據地與進行長期艱苦鬥爭的新方針,從而為轉變東北的鬥爭形勢,為東北人民革命戰爭的勝利,奠定了重要的思想、政治基礎。
當松花江釁落日的餘暉把美麗的太陽島融入最後一片彩霞的時候,對東北歷史具有重要意義的東北局七月會議於11日傍晚結束。譚政匆匆返回東北民主聯軍政治部,緊張地在構恩著部隊與農村地方政治工作的更大舉措。
1946年7 月中下旬。哈爾濱。東北民主聯軍政治部駐地。東北民主聯軍政治部部務會議正在熱烈地進行。會議由東北民主聯軍政治部副主任周桓主持,與會的是聯軍政治部的所有工作人員二十餘人。聯軍政治部主任譚政正在給全政治部的同志傳達剛剛結束的東北局擴大會議精神和“七七”決議的基本內容。“今天的這次會議,主要是由譚主任傳達東北局七月擴大會議的有關精神。(霸氣 書庫 |。。)我們下一步的工作將有一個很大的轉變與舉措,希望同志們認真做好記錄。”周桓簡短扼要把會議導人主題。
“這次東北局擴大會議開了九天, 11 日結束。會議的主要內容就是討論、透過了東北局《關於形勢與任務的決議》。《決議》的主要內容,就是我們東北今後的工作,將要有一個根本的轉變,把工作重心放在廣大農村和中小城市,組織下鄉工作團,發動農民群眾,建立鞏固的東北農村根據地,準備進行長期的武裝鬥爭……”譚政用了兩個多小時的時間,扼要地傳達了東北局七月會議的基本內容,並把政治部下一步的工作作了具體安排。隨後,譚政帶領政治部迅速積極地開展“七七”決議的宣傳、教育工作。“七七”決議在東北各大報紙發表後,在東北聯軍政治部譚政的具體領導下,在東北各地黨和軍隊的幹部中,普遍進行學習、教育,要他們認清東北解放區面臨的困難形勢,克服城市中心觀點,樹立鄉村工作第一、農民運動第一的觀念,實行思想轉變。在譚政有佈置、有措施、有檢查、有指導、有總結、有經驗、有典型的工作方法促使下,東北黨、政、軍廣大幹部,很快認清了東北目前的局勢,實行了工作重點與思想認識的大轉變。接著,譚政又根據中共中央1946年“五四”指示和東北局的“七七”決議精神起草電報、決議、指示、命令,動員幹部下鄉發動群眾,全面實行東北地區的土地改革。《東北日報》發表東北局起草的社論《到農村去、到群眾中去》。很快,東北地區便形成了幹部下鄉的熱潮。
從1946年7 月中旬到9 月初,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東北解放區抽調一萬二千名幹部組成工作團,在東北局和各省委的統一領導下,在譚政的積極參與指導下,奔赴東北農村,發動農民,開展轟轟烈烈的土地改革運動。在譚政的指導下,工作團下鄉後,即挨家挨戶,紮根串連,訪貧問苦,宣傳黨的土改政策,開小會醞釀訴苦,啟發貧下中農的階級覺悟,選擇培養積極分子,再發動群眾,進行清算分地鬥爭。工作團在譚政的指導下,一開始就採取有重點、有步驟的工作方法,實行由點到面,從一點或數點取得經驗之後,很快地掀起反奸、清算、分地鬥爭的高潮。為了更好地結合東北地區的具體情況進行土改,在譚政協助下, 1946 年7 月,東北局(譚政是東北局委員)發表了《賓縣分地經驗》,8 月28日,東北局釋出了《關於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