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襄看了這詩,正琢磨意思,師母柳如是卻是開口便道:“我想授記這一句,是整首詩的關鍵,一是期許他馬進寶要意志堅定,永不退轉;二是暗示他禍福存其一心,不假外求。南朝梁的寶誌法師,相傳頗具神通,為觀音大士的化身,所以許多人尋他斷禍福。”
聽夫人娓娓道來,錢謙益手捻鬍鬚,微笑頷首,眼神中滿是欣然。
“先生的意思是,馬進寶抗清復明,以此懺悔,便可無罪,自毋需再尋法師。”董小宛不愧和柳如是同列才女,也是一言點破錢謙益的用意。
“原來是這樣。”冒闢疆感慨一句,“可是如此隱晦的涵義,馬進寶那粗人能理會嗎?”
“他理會不得,其帳下就無人能理會了嗎?”
錢謙益絲毫不擔心馬進寶不明白自己的意思,然而,馬進寶的態度到底如何,他卻是全無把握。萬一馬進寶並非真的有意反正,而是藉機下套,轉而向清廷告發他,那他錢宗伯可是性命要不保。然而擔心也是轉瞬的事,想到自己已經七十多歲,弘光以來奔波後悔了十幾年,馬上就要入土的人,難得延平發大軍入江奪取南京,機不再來,若不再有所作為一番,只怕死都難閉眼。難道真要學那南宋陸放翁般——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麼!
(未完待續。)
第六百九十章 漕糧一斷,京師必亂
崇明島,海上戰船密佈,島上亦是喊殺震天,一隊隊身披鐵甲的鄭軍將士正在原崇明清軍的營房校場上賣命操練,只為不日上岸與那滿韃子一較高下。不遠處,數百名鐵匠光著臂膀,“鐺鐺鐺”地敲打著手中的刀劍,幾十具鼓風爐中木炭燒得火紅,只映得這些鐵匠臉色通紅,也讓他們汗流雨下,然而卻是誰也不叫一聲苦,只在那用力捶打。那補修火器的工匠更是仔細的不能再仔細,生怕修的不好,沒殺了韃子,反而害了自家將士性命。
距離營房不遠處是女營,裡面有許多正在縫製令旗、整理弓箭的婦女,大家有說有笑,頗為興高采烈。這些都是鄭軍的家眷,隨她們的父兄一起北上,除了海上行船日子不好過外,其餘時間卻都是很快樂,因為她們再也不用提心吊膽的呆在金廈,既為父兄安危擔憂,也為自身處境提心吊膽。
延平藩下的鐵甲兵有六千餘人,沿清軍校場一字排開,個個身材壯碩,穿戴整齊劃一的鐵盔、鐵鎧、鐵裙,手臂、大腿也包圍著鐵片,連臉上都戴著猙獰的鐵製面具。鐵器黝黑,刀鋒銳利,陽光照射下來,閃閃發光。軍官一聲令下,鐵甲兵們便齊聲呼喊前進,大地為之震動,真是氣勢懾人!
鄭軍大將,前軍中都督甘輝穿著一身從清軍處繳獲來的鑌鐵鎧甲,正試著奔跑砍殺,但是盔甲過重,顯得不太靈活。前軍左都督萬禮看了一會,只搖頭,對甘輝道:“這甲不行,比咱們的甲重了二十來斤,不成的,我軍上下船都不合用。”
聞言,前鋒將餘新卻不以為然道:“賊韃子比我們勇敢,比我們身子壯麼,他們能穿得,我們怎麼就穿不得?”
聽了二人的話,正在奔跑的甘輝停下步來,揚聲說道:“重量不是問題,只是有些彆扭,不大靈便,需要再練練。。。不過我這把年紀都穿得上,隊伍裡的青壯應該不是問題。”說話時,甘輝很是氣喘,也是四十多歲的人了,身子骨不如當年了。
甘輝父母早喪,家貧如洗。為人重義任俠,好打抱不平,因此遭族長迫害,流浪於漳州、石碼、海澄等地,不敢久居鄉里。隆武二年,鄭成功在南澳起兵反清,招軍買馬。甘輝投入鄭軍帳中,以驍勇善戰馳名行伍間。永曆二年四月,鄭軍攻同安,甘輝出頭陣,即斬清守備王廷於馬下,從此成為鄭成功手下得力信用大將,升任中都督一職。
餘新聽了萬禮的話不服氣,叫來一個士兵,命他穿上這鐵甲試試。這士兵是餘新的親兵,身材高大,虎背熊腰,武功又好。換上鐵甲之後,果然與甘輝大不相同,左衝右刺,如身臨戰場,全無遲滯的樣子。
“好!好!再搬那塊石頭試試。”餘新高興地叫道。
那親兵脫下盔甲,走過去,吸口氣,一把抱起三百來斤的石塊,在演武場上繞了一圈。眾人見他如此神力,紛紛喝采。又有士兵自忖身手力氣不比那親兵差,眼看著這麼多將軍在,便紛紛自告奮勇要上前也試上一試。軍心可用,甘輝、餘新他們自不會拒絕,一時間,大為熱鬧。
“藩主到!”
延平郡王鄭成功領著一眾文武過來,看到士兵們在那搬石頭,不由大是好奇。
“見過藩主!”
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