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3 / 4)

小說:道德的理由 作者:理性的思索

面的方式呈現了這一理論的主要思想:首先,他說,我們應當預想某種我們願意看到它出現的諸事的狀態——在這種的狀態中,人們儘可能地幸福康寧。那麼,我們就應當在可能的範圍內,試圖使這種狀態出現。於是,在決定做什麼的時候我們應當問:什麼樣的行為過程將會推進所有受影響的人的最大幸福。從這種觀點看,道德要求我們做最有利的事。

乍一看,這不像一個激進的觀點,事實上,它看起來像是很溫和的老生常談。誰會與我們應當反對受罪、推進幸福這樣的觀點進行辯論?然而,邊沁和穆勒正以他們自己的方式,領導著一場像19 世紀的其他偉大理性革命(如*和達爾文所領導的理性革命)一樣激進的革命。為了理解功利原則的激進性,我們不得不鑑賞一下在它的道德圖畫中省去(le*e out )的是什麼:所有對上帝和“寫在天堂的”抽象道德規範的參照都一去不復返了。道德不再被理解為對某種既定的神聖法典或一系列頑固規範的忠誠;正如彼得?辛格後來所說,道德不是“使人不快的、清教徒般的、主要被設計為阻止人們獲得樂趣的禁令體系”。可以說,道德的目的是這個世界上人們的幸福,而不是別的;並且道德允許我們——甚至要求我們——去做任何對促進幸福具有必要性的事情。這在那個時代是一種革命性的思想。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第6章 功利主義進路(2)

我認為,功利主義者和哲學家一樣,都是社會改革者。他們想使他們的學說不僅在思想界,而且在實踐上產生不同的效果。為了解釋這一點,我們簡短地考察一下功利主義哲學在兩個相當不同的實踐問題中的含義:安樂死和對待動物的問題。無論如何都難以透過這些問題徹底研究功利主義的實踐應用,並且它們也不一定是功利主義者認為最緊迫的問題。但是,它們能夠對功利主義進路給予較好的說明。

第一個例子:安樂死

馬休?唐納利(Matthew Donnelly )是一位物理學家,他在工作中和X 射線打交道30 多年,可能是因為過多地照射了X 射線,他得了癌症,切除了一部分下顎、上嘴唇、鼻子、左手,還有右手的兩根手指。他的左眼也瞎了。唐納利的醫學知識告訴他,他只能再活一年左右的時間,但他決定,不再在這樣一種狀態下生活。他處於持續的疼痛之中,一位作者寫道:

“最壞的時候,人們能看到他躺在床上,緊咬牙關,額頭上冒著豆大的汗珠。” 由於知道他無論如何都將死去,並且他也想擺脫這種痛苦,唐納利乞求他的三個兄弟殺了他。兩個兄弟拒絕了他,另一個兄弟卻沒有。最小的兄弟,36歲的哈羅德?唐納利(Harold Donnelly) 把。30 口徑* 的手槍帶進了醫院,並且把馬休射殺了。

不幸的是,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而哈羅德做得是否對的問題也就自然地被提出來了。一方面,我們可以假定他是出於高尚情感的動機,他愛他的哥哥,希望他擺脫痛苦。更重要的是,馬

* 。30口徑,這裡的單位應為英寸,即口徑為毫米。——譯者注

休自己也想死。所有這些都支援寬大的判決。另一方面,根據我們社會的主流道德傳統,哈羅德的做法是不能接受的。

我們社會的主流道德傳統是基督教傳統。基督教認為人的生命是上帝給予我們的禮物,只有上帝可以決定它什麼時候會終止。早期的教會禁止所有的殺戮,相信在這個問題上耶穌的教誨不允許有這個規則的例外。後來,產生了一些例外,主要是允許死刑和戰爭中的殺戮。但是,另一種形式的殺人,包括自殺和安樂死仍然是禁止的。為了概括教會學說,神學家把這個規範形式化為:故意殺害無辜總是錯的。這個觀念,而不是其他任何單一的思想塑造了西方關於殺人的道德態度。這就是我們如此不願意原諒哈羅德?唐納利的原因,即使他這樣做可能出於高尚的動機。他故意殺害了一個無辜的人,因此,根據我們的道德傳統,他做得不對。

功利主義採取一種完全不同的進路。它要求我們問,考慮對哈羅德?唐納利可能的選擇,哪一種會有最好的結果?哪一個行動會在所有相關者的幸福中產生最大的幸福差額?當然,受影響最大的人是馬休?唐納利自己。如果哈羅德?唐納利沒有殺他,也許一年後,他仍然活著,瞎著,殘缺著,持續地疼痛著。這裡面有多少不幸福?這很難準確地說出來,但馬休自己的證明是,他如此地不幸福,在這種不幸福的狀態下,他寧願選擇死。殺死他會使他從這種痛苦中解脫。因此,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