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3 / 4)

小說:親愛的日子 作者:悟來悟去

貸了款,上到島上來做房地產。一年多光景,竟有了數千萬的身家。我後來到他公司裡看,在樓下,他指著那棟二十來層高的樓宇說,這棟樓就是我的!我在他的公司裡還看到長沙人小劉,原在《海南紀實》做過財務,現跟他來海南,做了他公司的會計。又見到張新奇,曾跟我一個單位,亦是湖南極有才華的一位作家,同韓少功一起辦《海南紀實》。他那時跟劉波一起策劃要做一套如《四庫全書》那樣的典藏書。“盛世修書,”他說,“但這樣的書應當由國家來修,現在我們用民間的力量來做。蠻大一個工程。”張來策劃操作,劉來投資。這套書便是後來由季羨林教授擔綱主編的一百二十三卷本的《傳世藏書》。一做做了六七年,而我去時此事尚在擬議中。

劉波來看我,我送他一冊我出的漫畫書。他極高興,說我今天不睏覺,也要讀完它。說完便請我們去吃海鮮,開著一輛凌志車。見到朋友混出模樣來,我亦極高興。那天我們是在海邊的一家全是竹子裝修的海鮮樓裡,吃了龍蝦同鮑魚,又喝紅酒同啤酒。劉波又說起在海南擊鼓傳花炒房炒地的故事,皆是聞所未聞。他說他有一回,有塊地,他在甲包廂裡談好價,又到乙包廂裡去談,地都沒去看過一回,只是過過手,兩頭人不見面,他從中便賺了一千多萬。“這樣的神話只有中國有,只有現在有。”他說著一笑,笑容裡有一種孩子氣,亦是燦爛。後來海南房地產因朱總理收緊銀根,剎那間泡沫破滅,許多房地產老闆從泥土裡賺來的錢,亦最終還原於泥土。劉波隨後到北京發展,春江水暖鴨先知,屬中國最早有資本運作意識的人,買了上市公司“武漢長印”的殼,更名“誠成文化”,一度資本膨脹,做得風生水起。但最後亦是出了事,2003年出逃日本。行前一個月我還在長沙同他吃過一餐飯,見他手裡拿著念珠,神色寂然。仍是敞口布鞋,平頭,乾乾淨淨。我倒是經常有些懷想他。這是個聰明已極,且圖做大事的人。他的第一桶金便是掘自海南。我亦聽說,如今有若干做得很大的公司,第一桶金皆是掘自海南。或許不是“掘”的,是渾水摸魚從地裡撿來的。

海南(3)

當然這是後話了。

我表弟在澄邁縣當宣傳部長,把我姨媽從黑龍江接來住。表弟來看我,接我去看我姨媽,開著一輛奧迪車。我母親就是兩姐妹,姨媽十六歲當兵去了東北。後在那邊結婚安家,復員後同姨爹分在嫩江“紅五月”軍墾農場。見到多年未見的姨媽時,發現她老得很厲害。見我來,她極高興,反反覆覆摸我腦殼,口中訥訥,不曉得要說甚。而表弟說,我帶立偉哥到外頭玩玩。他於是讓我學開他那輛奧迪車。這是我頭一次學開車,在澄邁縣的一片荒地上。表弟喜歡喝酒,後來一回開著這輛奧迪從海口回澄邁,因喝了一斤多五糧液,又是深夜,結果一頭撞到一棵大樹上。到清晨被人發現時,尚在深度昏迷中。那輛奧迪,已是撞得成了廢鐵一堆。

澄邁很亂,曾有過一個著名的打黑案例,據說是喬石親批要嚴打的。吃飯時我問我表弟,他道,那個“二王”還不算什麼,比他們兇的還有,只是他們撞到了風頭上。我說此地險惡,你不怕?他道,不怕,況且一般來講這些傢伙兔子不吃窩邊草的。

亂還不只是社會治安,是亂賣土地、破壞資源。有個我認識的亦是湖南人的《海南日報》記者,聞說我表弟在縣裡當常委,揹著我便去找他,自稱是我朋友,目的就是想圈一點地。表弟後跟我談起此事,我道你不要理他。表弟說,找我沒用。權力不在我手裡。我後聽朋友說海口周圍的幾個縣,頭頭們皆是靠賣地發了橫財。某一縣的頭,因斂財巨多,且把房子建得如賓館,為人亦善少惡多,被人稱做“南霸天”。他把能賣的土地幾乎賣光了。這樣的“權力尋租”,那一時在海南亦是遍地開花,又堂皇而且張揚。

我表弟是正直的人,亦是想做點正經的事,我只擔心他在那樣的環境裡,會要不開心。

張新奇介紹我認識了一個人,亦是湖南來的,原在電臺做記者,後辭職來海南,名叫肖建軍。方臉,矮個,目放精光。開了家“紅辣椒湘菜館”,又開了家“鴻門夜總會”,在海口皆有很大名頭。他來時攜全家老幼,靠跟朋友借兩萬塊錢開小飯鋪起家,剛做起來時,屢遭本地爛仔欺負,一回眾爛仔又來尋釁,且動起手腳,打他的老婆同老母,他便同妹夫衝到伙房一人一把菜刀,將爛仔砍翻幾個,殺得紅了眼,爛仔在前頭鼠竄,他在後頭虎追。這一架,把他名聲打了出來,以後再無爛仔到他店裡來尋事。過了兩三年,他的生意做得很大了。餐館日日爆滿,夜總會最高峰時亦是日進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