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部分(3 / 4)

小說:奪鼎1617 作者:夢幻天書

珞的基本原料,用來製造耳環、項鍊等。由於它的止癢、消毒功效,許多藥用品中都可見樟腦成分,包括曼秀雷敦、護唇膏、撒隆巴斯、萬金油乃至於綠油精等。1884年法國人從樟腦提煉出穩定的無煙火藥,讓歐洲國家的步槍從大口徑黑火藥變成小口徑的無煙火藥槍彈。“射程穩、速度快,殺傷力更強。”

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歐洲大陸從日本進口大量樟腦。1910至1916年間,從日本樟腦製品出口量每年達900萬至1000萬公斤,佔世界總值的70%,其中產自臺灣的更佔了其中80%。1889年,美國人伊士曼更以此製造出硝酸鹽片,促成攝影術和電影工業的發達。因淡水港輸出茶和樟腦,“臺灣北部的財稅收入快速增加,導致臺灣政經重心北移。”此外,島內中北部山區不少城鎮也因樟腦和茶而興起,如“三峽”、大溪、苗栗和東勢等,客家人更因地利之便,從事茶、樟腦的生產、運輸而迅速累積財富,提高了客家族群的社會地位。

所以,在臺灣的發展歷史上,茶葉、蔗糖、樟腦,對於臺灣的經濟版圖、族群分佈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臺灣樟腦產業的發展,其實要從臺灣的海洋外貿傳統開始談起。漢人因樟木不易蟲蛀及紋路美麗的特性,將樟木作為建築雕刻、傢俱、佛像等的材料,由來已久。十七世紀鄭芝龍與日本人的貿易物品中,即包含樟腦一項,當時樟腦主要用作藥材。在漳泉漢人大量移民入臺後。樟腦在臺灣才開始正式進入商品化貿易之一環,在開港通商前,多透過戎克船貿易輸往清國本土。1830年代已有來自美國、英國的洋商,直接購買樟腦進行出口。甚至以鴉片交換樟腦,至1860年代開港,各港口洋行林立,對樟腦利益的爭奪甚至導致英國與清帝國間的衝突。在日本侵佔臺灣以後,被規定為專賣品的臺灣樟腦更是重要出口品,豐富總督府的財政收入。

然而,臺灣樟腦是許多人以頭顱和鮮血換取的。為取得樟木熬製樟腦,臺灣漢人侵犯原住民生活空間而遭到出草殺害;統治者為維護外貿及專賣利益。以強大武力鎮壓原住民的反抗。此外,隨著更多的樟腦需求,更多人力投入,更多隱於深山的樟木林被髮掘,也牽動以客家族群為主的逐樟木而居的移動遷徙。

但是在這個時期,樟腦的功效還不曾被發現具有那麼多。這種產自樟科植物樟的枝、幹、葉及根部,經提煉製得的顆粒狀結晶,具有通關竅、利滯氣、闢穢濁、殺蟲止癢、消腫止痛的功效,主治疥癬瘙癢、跌打傷痛、牙痛等症狀。

別的不說,就光衣服防蟲都已經是一筆超級大的生意了。這對於眼下紡織業極為發達的南中來說。便是一個極大的助力。那些被船隻日夜不停運往四面八方的布匹,有了這些白色小丸子,便不會擔心被蟲蛀了。

也就是因為樟腦有著這種功效。歷史上,最先開始工業革命的英國,便在兩次鴉片戰爭之後,更是與清廷打了一場小規模的樟腦戰爭。

英國侵略者為掠奪臺灣的樟腦資源,發動了對臺灣的侵略戰爭,逼迫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樟腦條約》。《樟腦條約》簽訂於1868年(清同治七年)11月下旬,條約完全答應英方提出的無理要求,廢止樟腦官辦,准許洋商領照往內地買辦樟腦。賠償怡記洋行損失,撤換臺灣兵備道梁方桂和臺灣鹿港同知洪熙恬等官員。自此。英國人不僅控制了臺灣樟腦的輸出,而區壟斷了臺灣當局樟腦的製造。至1870年。臺灣樟腦的輸出從7000擔增加到14000擔,而從臺灣人手中收購價格則每擔從16元跌到7。8元。

對於這些,自然眼下的鄭森不會知道,但是,他卻知道別的相關資訊。

“大哥信中指點,臺灣林木頗多,其中以樟木為最。大可好生利用一番。”

李華宇這個主張一點也沒有說錯。臺灣的自然環境適宜林木生長,氣候溫暖,土地肥沃,林業資源相當豐富,樹種4000多種,堪稱是我國的森林寶庫,相當於歐洲樹種的三分之二,是亞洲有名的天然植物園。尤其臺灣的樟樹,繁生之多、分佈面積之廣、及其生產的樟腦,均屬世界之冠。其中以埔里、臺中、新竹、花蓮、大湖等處為最。臺灣被稱為世界最大的樟樹帶,樟科植物很多,最主要的有本樟(土名香樟,亦名真樟)、茅樟(土名臭樟)、油樟(土名油樹)三種,尤以本樟最多。

而上述地區恰好又是此次被吳六奇用兵平定的主要地區。戰事過去,正要好生的撫慰流亡發展民生,於是,那漫山遍野的樟樹便找到了它們的宿命歸宿了。

《升煉方》雲,煎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