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了。
蘇丹人喜出望外之餘不免心存狐疑:這樣一位高手,又何苦投蘇丹這座小廟?
原來馬修斯…尤達出生於美國新澤西州勞倫斯鎮,畢業於鎮上的聖母高中,後進入以盛產跨欄高手著稱的克萊姆森大學,在這所大學裡,他的天分得到充分發揮,和同鎮、同高中的前輩校友達德利。多利瓦爾、來自新澤西州立高中的德爾西鎮人蘇爾坦。圖科爾,並稱克萊姆森跨欄三傑。然而他們三人在高手如林的美國始終無法出人頭地,1999年,老大哥多里瓦爾率先走出一步“偏棋”:他父母是海地移民,因此他設法取得海地國籍,並代表後者參加2000年奧運,獲得第七名,次年又在埃德蒙頓世錦賽摘下一枚銅牌。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小兄弟圖科爾在多里瓦爾“跳槽”後一年就加入了西非小國賴比瑞亞國籍,反正這個國家原本就由當年美國回非自由黑奴建立,身為美國黑人的圖科爾攀個親戚一點不難,只可惜他運氣著實不佳,跳槽不久就受了傷,在埃德蒙頓世錦賽上只殺入第二輪,就以小組第五的成績黯然出局,很快便淡出田壇。
有了兩位兄弟的先例,馬修斯…尤達自然對這一套駕輕就熟,他宣稱“突然發現”自己的爺爺奶奶是蘇丹人,就算不是,“反正咱們黑人的祖宗肯定來自非洲”,也不能算外人,加入蘇丹籍,為蘇丹比賽,那是名正言順的。
當然,他這麼急吼吼改換門庭也不光為了學朋友的樣,那年1月,已聽見自己有望入選美國奧運陣容的他興奮過頭,在特倫頓(Trenton)一帶開著自己的雪佛蘭橫衝直撞,結果因為路面“黑冰”打滑釀成車禍,腹股溝受傷,並被踢出美國奧運陣容,不願充當奧運看客的他便在兩個好朋友的啟示下,玩了這手“尋根”的把戲。
蘇丹在體育上一窮二白,又急於出成績,自然拉到籃子裡就是菜,也顧不得計較什麼傷病,當年9月,就同意授予馬修斯…尤達蘇丹國籍,並允許他以雙重國籍人的身份,代表蘇丹國家田徑隊參加國際比賽。
心無旁騖的馬修斯…尤達留在美國專心養傷,並嘗試恢復狀態,2003年6月,傷愈復出的他在美國加州一次比賽中跑出13秒51,這讓他覺得實力恢復了七、八成,可以試著去非洲抖抖威風了。
2004年7月15日,他首次以蘇丹選手的身份出席正式國際大賽——布拉柴維爾第14屆泛非田徑錦標賽,雖然13秒70的成績實在算不上出色,可素以力量、耐力性專案見長的非洲田徑屆原本就缺乏需要高技巧的110米欄好手,結果他輕鬆奪魁,第二名南非人伯恩斯比他慢了整整0。1秒。
廉價的勝利讓蘇丹奧委會和馬修斯…尤達彼此都非常滿意,大有伯樂遇上千裡馬之慨,後者隨後在奧委會支援下頻繁去歐洲參賽,為迫在眉睫的奧運熱身,8月初,他在布達佩斯跑出13秒59,自信狀態調整得差不多了。
半個月後,奧運比賽開始了,馬修斯…尤達在小組賽中以13秒47名列第一,並打破全國記錄,令蘇丹人欣喜若狂;不料一個月內頻繁參賽和小組賽的過早發揮,已耗盡了馬修斯…尤達的潛力,結果在半決賽中他竟只跑出13秒77,在8名選手中墊底。
這年10月,在奧運會鎩羽而歸的馬修斯…尤達參加了阿爾及爾田徑大獎賽,預賽中他跑出13秒45,再度重新整理自己保持的全國紀錄,但在決賽中他舊傷復發退場,此後傷病纏身的他競技狀態一落千丈,直到2005年5月才在多哈大獎賽挽回一點面子,以13秒65獲第二,可緊接著他再次受傷,當年8月,他最後一次代表蘇丹,出現在赫爾辛基世錦賽賽場,結果15秒43的成績讓他連小組都未邁過,此後他黯然退役,並從蘇丹消失。
蘇丹人為提高奧運成績對馬修斯…尤達言聽計從,百般遷就,結果只換來一枚成色一般的非洲金牌,和一個奧運小組第一的菲薄戰績,甚至還不如84年本土選手古達的那個第10。殘酷的事實再次提醒一些體育弱國:僱傭兵帶不來榮耀
………【從“葡萄危機”談起】………
不久前,加拿大各大超市一向熱賣的美國加州產紫葡萄忽然無人問津,原來該國馬尼托巴省一位居民在超市中買了一袋紫葡萄,回家後卻因藏身葡萄中的毒蜘蛛蟄手不治身亡,該訊息被電視、廣播、報刊等媒體一夜間傳遍全加,短短几天功夫,消費者談紫葡萄而色變,不但使全國眾多超市此前進貨的紫葡萄爛在手裡,也讓原本的暢銷品一夜之間變成滯銷貨。
倘這事發生在中國,情況八成會頗有不同。
有些人會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