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部分(3 / 4)

小說:武俠.歷史 作者:浪劍飛舟

基礎上,西歐統一的憧憬,建立在歷史上羅馬帝國、神聖羅馬帝國形式上的統一,和各主權國家間錯綜複雜的歷史淵源基礎上,美利堅合眾國則是以外來文明之劍,和民族熔爐之火,鑄成了統一國家的基石,那麼,歷史上從無“統一非洲”,甚至至今在大多數黑非洲國家,習慣上仍不把北非幾國看做“非洲的一部分”(同樣,一些馬格里布國家人也不認為自己屬於非洲),這樣的認同感,如何能確保“非洲合眾國”大廈的堅如磐石?

非洲是個多民族、多部族的大洲,除了極個別例外,多數國家境內都有數十乃至上百個民族,同樣,一些民族又被分隔在幾個不同國家,這些有些是自然因素所致,更多則為殖民宗主國“分而治之”做法釀成的惡果。由於許多非洲國家獨立迄今不過幾十年,民族國家的認同感還較淡漠,許多國民認同自己是“某族人”的理念要遠勝過認同自己是“某國人”,部族衝突、邊界糾葛、宗教矛盾,導致了幾十年來非洲連綿不絕的衝突和糾葛,即使在各國首腦高談闊論“非洲合眾國”的此次峰會上,他們同樣在正式場合對諸如達爾富爾、肯亞和剛果(金)等地的民族衝突束手無策。即使一度被譽為“非洲民族國家典範”的肯亞,也終於未能避過部族衝突這一死結。老話說得好,修身、齊家、治國而後平天下,在相當多非洲、尤其黑非洲國家自身的統一和國家認同尚待完善前提下,“非洲合眾國”又何以實現?

不僅如此,“非洲合眾國”理念所憧憬的經濟強大、貨幣統一、軍事一體,其實現均有諸多難以克服的障礙。

非洲各國經濟雖發展較快,但殖民時代遺留下來的單一經濟模式並無顯著改變,大多數GDP增長較快的國家,如蘇丹、安哥拉、獅子山,均得益於石油或其它礦產品資源的開發,和其在國際市場價格的一路狂飆,歷史上70年代的扎伊爾、80年代的奈及利亞都曾受益於此,但一旦市場波動,這些經濟結構單一的國家無一例外將會受到極大衝擊,甚至就此一蹶不振。而且由於前宗主國將非洲殖民地當作自身經濟的原料來源,致使大多數非洲國家的經濟模式嚴重依附前宗主國經濟,而彼此間卻缺乏互補,在這種情形下一旦變成“合眾國”,就會變成“德克薩斯”有很多、而“加利福尼亞”和“密歇根”、“紐約”一個也沒有的畸形兒。

非洲各國金融管控能力薄弱,大多數國家貨幣幣值不穩定,許多甚至不能自由兌換,儘管非洲法郎區擁有統一的、穩定的、某種程度上可兌換的非洲法郎,但這一貨幣的實現和保持,卻建立在法國金融體系支援和擔保基礎上,而除此之外,即使南非、奈及利亞、迦納這樣的非洲強國,其貨幣幣值也非常不穩,而幾內亞、辛巴威等國就更不用說了。在這樣的金融基礎上,“統一貨幣”的構想不啻空中樓閣。

卡扎菲曾認為,非洲各國國貧兵寡,獨木難支,但一旦成立“統一軍”,則會一下擁有一支可以和任何大國媲美、總兵力超過200萬的強大武裝,既能保家衛國,又能履行國際義務,這樣一來,就可以對任何無禮要求和非份企圖說不。由於部族化、區域化的特點,非洲大多數國家規模不大的軍隊本身,或只聽命於某個強勢民族,或被若干勢均力敵的民族分而制之,對於不少非洲國家而言,“本國統一軍”尚如鏡花水月,不知何日方能實現,非洲統一軍的前景更無需多談。且200萬軍隊聽上去很美,但統一指揮、統一編制、統一後勤的前提是強大、持久、穩定的軍費支援,和統一、堅強、高效的指揮管理體系,而這兩點是當前非洲任何國家和個人都無法做到的。

可見至少到目前為止,“非洲合眾國”僅僅是一個“口惠而實不至”的夢想:美好,但難以實現。也許5年後、10年後,非洲各國領導人仍會興致盎然地探討這一理念,正如他們從1999年至今一直所作所為的一樣。

………【文明有時需要曲折前進】………

加拿大是個講究環境的國家,向來以崇尚文明自居,溫哥華、多倫多等大多數城市都有所謂“晾衣繩禁令”,即不允許居民在戶外拉繩晾曬衣被,出發點自然是為了文明——好端端的大城市,東一根繩,西一條被,弄得跟“萬國旗”似的,的確不太好看不是?

對於這種注重城市環境的措施,國內不少學者大加讚許,認為這不但是文明社會進步的表現,也是城市管理發展的必然,主張借鑑、模仿的聲音一直不絕於耳。但近來有一條傳說可能會讓他們大跌眼鏡:加拿大人口最多的省份安大略省有可能取消“晾衣繩禁令”。

上週,安大略省能源廳長Gerry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