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3 / 4)

經費,既象命題作文,又象計劃管理。這就象一個女人準備生

小孩,申請營養費一樣,有的說我生的小孩將來智力超群,有的說我

生的小孩將來是個大歌星。然後叫一批評委打分評等級,分發營養

費。……透過申報選題獲得資助這一途徑取得的研究成果,多少有學

術創新價值?”——讀到這裡,我想起美籍華人大數學家陳省身講一

段聽著頗為偏頗,然而卻中時弊的話。他說:“科學最壞的是有計劃。

最好的科學是沒有計劃的,是發現出來的。X光是怎麼發現的?是倫

琴晚上到實驗室,發現這個光太怪,於是去研究,才發現了它特殊的

性質。……最要緊的發現不是上邊有個支援,然後跟著做就做得出來

的”139。

“其次,政府評獎。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是實踐,而不是哪個部

門的認可,……許多研究成果的真理性經過許多年後才能看出來”,

特別是這一作法又和“增加工資,擴大房子,安排孩子”等聯絡在一

起,“迎合了一些人的虛榮浮躁心理,評出的成果多為平庸之作”。

“第三,評價人文社科成果的許多方法不科學。許多部門、單位

把全國報刊和出版社分三六九等,以此作為論著的質量等級,這種方

法荒唐到連起碼的學術史常識都不顧及的程度。歷史上許多高質量的

學術成果在作者生前沒有機會發表,死後才得以發表;有的投給大報

刊不予發表,在小報刊上發表後證明是高質量的,這些都是人們所共

知的常識”140。

官本位體制對文化學術事業影響的另一個重要表現是,重視官的權威性的同時,在學者中大力推行“群體意識”。——打著群眾路線的幌子,反對個人冒尖。我們國家在培養人才上,從小學生起,就在老師的絕對權威領導下,要求學生處處整齊劃一,循規蹈矩,考試要求統一的答案,發言不喜歡有不同的聲音。到科學研究單位,在統一規劃下確定研究課題,課題的實施也往往要組織“大兵團作戰”。等等。其負面的後果,在此體制下限制精英,培養平庸,對文化學術的發展造成極大的傷害。一位學者就這個問題講的意見值得重視:

“在學術和專業發展的歷程中,從業者組成了學會,聚集於大學

或研究機構,這對互相支援、傳遞資訊、獎勵傑出成就等,都起了很

積極的作用。但學術界的體制群體,往往也對創新者有負作用。這部

分是因為新的想法對權威是一種挑戰;在更深的層次上,是多數人恐

懼在新思維的衝擊之下,世代艱苦建成的知識大廈會土崩瓦解。

哥白尼一直到臨終才出版他的《天體執行論》,不是因為恐懼教

會的反對(……),而是不敢面對天文學同行的嘲笑。遠在與教會的

蘇聯文化模式與社會主義中國(9)

矛盾激化之前,伽利略的學說已引起了義大利大學裡服膺亞里士多德

教條的學術權威一致的敵視。現代集合論的奠基者康託就因為他對實

數性質的發現,被當時的數學界權威視為異端,終其一生未能在德國

的重點大學裡獲得教席“141。

1949年前知識分子理論與政策分析(1)

1985年,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提出,建黨64年來黨對知識分子政策的演變,可以分為五個階段:

從1921年到1928年為第一階段。這個階段不存在輕視知識分子的問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首先是在知識分子中進行的。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瞿秋白,還有方誌敏,都是大知識分子,所以這一階段不存在排斥、打擊知識分子問題。

從1928年到1935年遵義會議前為第二階段。當時革命失敗了,沒有很好地總結經驗教訓,說就是給大知識分子弄壞了,黨內大批引進工人,包括項忠發、顧順章等。大批知識分子被打下去。張國燾自己是知識分子,也殺知識分子,排斥知識分子。

從1936年到1956年為第三階段。這一階段我們是正確的。毛主席提出大量吸收知識分子,提倡愛護知識分子,提出“知識分子工農化,工農分子知識化”。第三階段以後10年,主觀上好象問題解決了,沒有一個檔案講這個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