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部分(3 / 4)

小說:穿越之掌事 作者:匆匆

開恩,不應再動用國庫救濟,減免賦稅更是荒謬,倒是增加軍餉迫在眉睫。而守舊派卻就這點支援了元澄。

然而,皇帝對元澄所提皆屬意,因此再議,再再議。

朝堂大小官員沸沸揚揚喧譁幾日,最終再由元澄自提折衷案。兵船不入碼頭,而入船場補給。都護軍嚴把船場,水士沒有兵部調令不可上岸擾民。減賦稅不再提,救濟難民之開支以捐贈方式取得,中央統籌,各區分配。

兩派已互相論疲,折衷案自然透過。皇帝下旨,由中書省率尚書省六部即日起辦理此事。這在大周史上,是第一次中書省權力高過尚書省。但因為這樣一件迎使的小事,沒引起人們注意,包括中書省長官中書令在內,頂多就是能指揮尚書們的感覺非常好而已。

後人卻以此作為尚書省自最高行政機構退下的標誌事件,而中書省逐漸上升到實質上的中央決策地位,為後來的官制變法創造了良好的過渡期。史書上甚至記載了元澄上書的全文,稱澄明前書。

月尾,冬雷雨,冰冷如鋼珠。

正午的天空,日月無光,烏雲垂沉,似伸手就能拽下一片。江水怒號,浪打風大,載上百名官兵的大船飄搖猶如一葉扁舟。

船上兩面大旗,雖被雨打溼了,卻又被風強行拉直,一面“周”,一面“蕭”,正是蕭維所掌之水寨兵船,奉旨巡上都江河。隆冬氣候,刺寒入骨,船上兵士卻精神抖擻,時不時盤查過往船隻。

船艙內,蕭維和仲安正看水域分佈圖,商量要往哪個方向去補給糧草。

石磊哈著氣,開了門進來,抱起暖茶壺,喝了老大一口,就大聲嚷嚷,“奶奶的熊,什麼鬼天氣,冷就算了,還他孃的下冰刀子雨,弟兄們快凍死了。”

仲安把火爐子挑旺,讓石磊烘暖,笑著說,“咱們帶出來的人哪有這麼孱弱,又不是姑娘小姐。江面如何?不補給,還能撐一日麼?”

“跟那個驚魚灘相比,平得跟踩土一樣。我是能再餓上三五天,怕弟兄們吃不消。又不是真打仗,不用這麼練他們吧?”並不恥於談那個時候暈船到吐,石磊烤著手,溼甲不換,“蝦船回報,幾艘客船都是私造,無官府行業許可,有戶本也沒讓過,問抓的人怎麼發落,是否送交上都府衙?”

私造超過一定承載量的船是違大周法的。

“放人。抓進去反倒添亂。”蕭維邊看圖邊下令,“仲安,等會兒下船後去兵部說一聲,讓他們弄個全國急告,明令禁止私船入都。”

雖然違法,但私船數量卻佔總數的兩成。因為船場供不應求,官府只能睜一眼閉一眼。

“聽說中書省已經發下去了,到臘月估計就會清靜不少。”仲安看蕭維好像對中書省這三個字沒反應,稍放下心,又說,“這次六部在中書省率領下,做事比以前得力,思慮周全不說,辦事也迅速且到位。兵部今早書函致我,說天氣轉冷,增加糧米冬衣各種補給,讓我們自己憑信去庫裡領。”

石磊聽了挺驚訝,“以往都是直接送來的,回回拿不全,他們還胡亂編派理由。這樣好,咱們自己去拿,沒得剋扣。”

“已經成慣例了。”仲安武姓,出自於不太出色的一支。曾祖本為庶子,因功受開國子爵,正五品到頭。仲安家與其他武家走得不勤,倒是近年他跟著蕭維,受到不少重視。“看在咱們白羽將軍的面上,對咱們算扣得少的。”

“所以這回好。中書省辦事,比尚書省牢靠。欸?白羽老弟,你三弟不是新提拔了中書舍人?該不會他有一功?”石磊大老粗一個,對朝堂波動不關心,就跟著蕭維仲安站隊。

“不是他這個中書舍人,而是另一個。你也認識。元澄。”仲安說罷,又瞧蕭維。今日定力不錯,看來不用擔心為了一女子,跟人打架。

“貪官?!”石磊一拍腦門,“怎麼可能?要是他,不該貪走一大半,留我們喝西北風?”

蕭維劍眉攏川,“他可不蠢,不會剛升官就自砸腳,只是想不到皇上對他如此信任,竟採納他的折表。”

“便是我不想承認也得說,此人確實極有本事。能當上南德宰相,絕非只靠奉承拍馬收受賄賂。你看這次,調兵遣將,收拾民心,內外兼顧,全盤無可挑剔。若是真心為皇上所用——”仲安很客觀。

“不可能!”蕭維先入為主,且他對元澄的做事為人無法苟同,因此心裡始終抱有警惕,“他心機太沉,既然不能直率,勢必藏有不可告人的目的。瞧瞧他接近的人,都是尚書那派先皇老臣,又進中書,籠絡了中書令。至少他跟我們不是一路,既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