夠在他們透過州憲法和加入聯邦前,透過任何合法途徑,將奴隸制排除於他們的邊界之外。道格拉斯非常機敏地提出了“不友好之立法”的原則。他說,奴隸制除非得到當地治安條例的支援,在任何地方都不能存在一天或一小時。一個領地議會如果沒有透過一部黑人法典,它實際上就排除了奴隸制,因為沒有任何一個奴隸主在確信已有保障之前,把他的珍貴財產帶往一個領地。他的這一觀點被人們稱為“弗裡波特主義”。由於道格拉斯的支持者在州議會中佔微弱多數,最後被選為參議員。但“弗裡波特主義”沒有明確贊同在新領地擴充套件奴隸制,使南部民主黨人更加不滿。林肯藉著同道格拉斯的辯論在全國範圍內提高了其政治聲譽。
1858年10月13日,林肯在伊利諾伊州的昆西市發表演說,為共和黨的政策將來的政策走向提供了更為深刻的依據。他說:
“分歧在於有的人認為奴隸制是一樁不正當的事,有的人則認為它不正當。共和黨認為它是不正當的——我們認為它是一樁在道義方面、社會方面以及政治方面都不正當的事。我們認為它是一樁並非僅限於對它所在的各州中那些人不正當的事,而是其趨勢至少說來影響整個國家的生存的不正當的事。因為我們認為它不正當,所以我們提出一種政策方針,將它作為一樁不正當的事來對待。我們對待它一如對待任何其他不正當的事,要盡我們所能來防止它擴大,併力求隨著時間的進展會有某種希望使它完全結束。……”
“我還要補充說明:如果有任何一個人不相信奴隸制在我所提到的三個方面,或其中任何一方面都是不正當的,那麼,這個人就是站錯了地方,他應當離開我們。同時在另一方面,如果在共和黨內有任何人不能容忍……這種制度所享有的憲法保證,那麼,他也同樣是站錯了地方,不應該和我們站在一起。”
第一章 林肯時代的來臨(13)
這次演說充分表明了林肯的折中立場,既要譴責奴隸制的罪惡,同時又不願直面摧毀奴隸制這一帶有根本性的問題。
系列辯論的結局是,林肯被聲名赫赫的道格拉斯擊敗了,但林肯的主張卻贏得了北部資產階級的賞識,因而為其1860年參加總統選舉鋪平了道路。
四1860年總統選舉
1860年選舉,對於民主黨和共和黨來說,都具有關乎各黨存亡絕續的重大意義。奴隸主集團很清醒地知道,他們如果要想在美國繼續推行並擴張奴隸制,就必須像以前一樣牢牢地控制住民主黨,繼續把他們選出的政治傀儡送進白宮。但是共和黨的異軍突起使他們感到了實實在在的現實威脅。他們已經預感到,一旦1860年大選失敗,那他們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同樣,共和黨人也充分看到,如果想切實遏制住奴隸主集團和蓄奴派的灼灼逼人的進攻勢頭,就必須戰勝民主黨,將共和黨的人送進白宮。因此,1860年選舉成為民主黨和共和黨決戰的最後一塊戰場。
保持黨內團結是贏得大選的關鍵因素。1860年5月16日…20日,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在芝加哥開幕。大會開得團結,熱烈,有聲有色,成功地制定出全體共和黨員一致擁護的黨綱,並推舉了自己的總統候選人。大會制定的政綱重申了共和黨反對將奴隸制擴充套件到任何新領地的一貫立場,宣佈“我們否認國會、領地立法機關或任何個人具有使奴隸制在合眾國任何準州中合法存在的權力”;強調實行國內改革,保護關稅,採取獎勵移民的政策;禁止奴隸貿易;對航運工程實行補助;興建橫貫大陸的鐵路;制定宅地法,並提出了言論自由、土地自由、勞動自由和人身自由的政治口號。這些主張都是南部奴隸主所一直堅決反對的,在1861年後成為林肯政府的綱領,而且在內戰過程中基本上全部實現了。
大會在提名總統候選人問題上競爭非常激烈。經過審慎的權衡取捨,林肯最終脫穎而出,成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現在看來,當時的共和黨人選擇林肯作為總統候選人,確實是非常成功的。林肯屬於穩健派,在最敏感的奴隸制問題上所持的中間立場,與共和黨的綱領不謀而合。林肯於1856年脫離輝格黨,轉而加入共和黨後不久,就展現了其驚人的才華和政治稟賦,逐漸成長為美國政壇上的一顆璀璨奪目的新星。1858年8月21日至10月5日,他同民主黨人,“矮小的巨人”斯蒂芬·道格拉斯的七次公開大辯論,使林肯關於奴隸制問題的基本看法和政治主張逐漸為廣大選民所理解和接受,並奠定了共和黨政治綱領的基礎。林肯本人也成為共和黨內無可爭議的理論家。林肯貧寒的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