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2 / 4)

校爭取榮譽。

我那時加入了戲劇組。除了在學校活動外,還參加了設在演樂衚衕工人俱樂部的東城區業餘話劇團。每到週末,便去聽中央戲劇學院師生們講課,接受他們輔導,進行小戲排演。

1959年,學校裡舉辦了一次朗誦比賽。這次比賽不同尋常,由高年級語文教研室負責,一些資深老教師出面擔任評委,還進行了預賽,淘汰了一批成績較差的學生選手,留下不多初選入榜的選手參加下一輪角逐。

學校裡的朗誦比賽,參賽者多為文科班同學,因此文科班便成為眾人矚目的物件。正在文科班學習的我,自然也成為大夥關注的目標。再說我身為戲劇組成員,參加朗誦比賽似乎更是責無旁貸的事。我抱著重在參預和得到鍛鍊機會的想法,積極報了名。

預賽那天很熱鬧,四五十個同學進場演示,我記得我沒朗誦完,頂多張嘴說了兩三分鐘,便被打斷,一位評委說可以了,讓我退場,示意下一位選手比賽。我有幸進入決賽。取得決賽資格者約有10人,我們文科班佔了一半。

朗誦材料由自己選定。不少參賽者從語文課本中挑選適合自己發揮的內容,也有的選了小說片斷或者詩歌。我當時剛讀完人美社出版、由著名畫家楊逸麟先生繪畫的《是誰犯了罪?》,印象深刻,受到強烈感染,於是我將這本連環畫改寫成故事,作為朗誦材料報了上去。

進行決賽時,輪到我上場,我深呼了一口氣,儘量讓自己平靜下來,面對評委席注視的目光,我平視前方,進入故事情境中。我彷彿看到四個流浪兒忍飢挨餓、苦苦掙扎,看到法庭上他們受審,卻得不到正義的聲援。我的情感陷入人物的命運中去,眼前浮現出那些悲慘的景象,我的語調由低緩到激昂,當唸到高潮處,情不自禁地熱淚盈眶。我加快了節奏,保持飽滿深沉的情緒說完最後一段。故事嘎然結束,留給聽者思索回味的空間。我都不知道自己是如何退場的,只依稀覺得評委席上傳出議論聲……

萬沒料到,我竟然榮獲了第一名。當我從評委主任手中接過獲獎證書和一尊普希金石膏像時,我再次心潮起伏,我想的更多的,是感謝畫家楊逸麟先生!他用生花妙筆描繪出感人至深的故事,才幫助我得到了這個榮譽。

這次實踐,我總結出兩點收穫:一、連環畫的確是寶,它傳授給我知識,讓我得到美的享受,提高了我的藝術素養;二、我的身上長著藝術細胞。從此,我堅定了投身文藝工作的決心。 。 想看書來

7 攢“三國”

上海是我國連環畫的發祥地和大本營,佔據著連環畫創作與出版的半壁江山。

解放後到“*”前,作為連環畫五大出版基地之一的上海,曾有大手筆出現,那就是策劃編繪出長篇套書《三國演義》,全書共60冊,篇幅近七千幅。這是建國以來第一部大型套書,它的編繪質量堪稱一流,以至於後來經過許多次再版、重印,成為名符其實的傳世精品。

這套60開本的“三國”,1956年著手編繪,參預繪畫的畫家近30名,1957年開始出書,歷時五年,到1961年才將60冊出完。讀初中時我在書店見到,便開始購買,待到上大學後,才將第一版攢齊。

事情到此遠非結束,而只能說剛剛開始。大約1962年,我在學校閱覽室看報紙,從《文匯報》上讀到一則訊息,報道上海人美社要對“三國”套書進行修訂,將刪去幾冊,再補充幾冊,還聽取讀者意見,把繪畫風格不統一和質量較差的,另請畫家重新繪畫。於是到了1964年,我又買到了後補和重繪的幾冊,使“三國”套書達到66冊。這套書可以說是最早、最全的版本了。

1965年,上海人美社出版了“三國”套書修訂版,即第二版,我因已有第一版,又有補充本,便沒有再買第二版。“*”結束後,1978年推出了64開、48冊版“三國”,1987年將刪掉的12冊又補齊。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三國”出現大32開精、平裝各三卷本。1994年出版了大32開精裝五卷本。2001年出版了50開、60冊全書。

僅這部滬版《三國演義》,我就收藏了以上五種版本。

與第一版“三國”幾乎同時,北京的人美社策劃編繪了大型套書《水滸傳》,計劃出30冊,“*”前只出版了26冊。

相比之下,我更看好“三國”。原因在於“三國”套書從人物造型到環境景緻,從構圖到整體設計,都更接近或符合我對原作的想象,更完美地表現出這一歷史時期的群雄紛爭和風雲變幻。它在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