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3 / 4)

小說:憑海臨風 作者:小秋

忍的矯情——早知如此,您老又何必來呢?

索妮亞是我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同學。記得第一天上課時每人做自我介紹。輪到她,還未開口,先笑起來,然後趕忙道歉:“對不起,我實在不知如何介紹自己。是這樣:我叫索妮亞,我的父親是德國人和英國人的孩子,我的母親是西班牙人和秘魯人的孩子。我出生在法國,那時父親在法國做外交官。不到兩歲,全家搬到南美,先後在巴西、智利、秘魯各住了三年,後來我在德國和法國上學,再後來到了匈牙利和俄羅斯。今年我二十四歲,又來到美國讀碩士學位。

我會六國語言。我的自我介紹完了,實在太長,對不起。”

大家都聽糊塗了:“索妮亞,你是名副其實的世界公民。你認為自己首先屬於哪個國家呢?”

“不知道,”索妮亞一本正經地回答,“真的搞不清,乾脆也不想搞清了。雖然我有兩本護照,但是地球才是我真正的國家。”

對於我來說,索妮亞的經歷實在具有傳奇色彩。但我很快發現周圍的不少同學都有與她相似的背景。每當問他們“從哪裡來?”這個問題,他們都聳聳肩膀,然後開始冗長的解釋:他們都是混血兒或移民,如果想知道鄉關何處,那得先從父親的祖國開始,然後是母親的,或者是自己的出生地。。總之是一筆糊塗帳。

不過,困惑的深淺不完全取決於他們所涉及的國家的多少,而且在於影響他們的多種文化的差異。他們常常反問:“從哪裡來?你是指我的血統,還是出生地,還是文化?”

明子的父母都是移居巴西的日本人。她出生在里約熱內盧,從小接受的是葡萄牙語教育,高中畢業後來到美國讀書,已經在這裡生活了八年。她喜 歡吃日餐,卻坐不慣榻榻米;覺得巴西是最美的國家,可是行為作派越來越美國化。不過,她的英語明顯帶葡語口音。

“我是一個喜歡美國生活方式的懂葡萄牙語的日本人。”她這樣描述自己。

“哪種文化對你影響最深呢?”我問她。

“說不清,各有一點兒。它們在我的頭腦中己融為一體,難分彼此了。

我想生活中最重要的是做一個完整的人,而不是分清哪些想法歸哪個文化。

要知道,文化是相通的,只不過人們給它們取了不同的名字。”明子這樣回答我。

我忽然想起博斯普魯斯海峽上那位遊客的閒話,心中隱約察覺到了些什麼,但又似乎還不分明。

在對國際傳媒發展歷史的研究中,我發現了兩條相反卻又並存的線索:國際化和本地化。更有意思的是,兩種趨勢都日漸明顯。一方面,現代通訊手段,如衛星技術、光纜技術等使全球的聯絡有了從所未有的便捷、高效,使地球日益成為一個小小的村莊。特別是電視的國際化,把天涯海角帶入咫尺之家,一場海灣戰爭透過CNN現場傳送到世界各地,而日新月異的電腦技術也正把各國,特別是發達國家織入同一網路。這個地球不再僅存在於地理上,歷史上,也存在於無形的電波、數字空間裡。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發生在這個星球上任何一處的事情都不可能不對其他地區產生影埃另一方面,保留本民族、本地區文化的呼聲也日益高漲。人們對文化的同化現象表示不安,而且畢竟更關心發生在身邊的事情。於是,在亞洲紛紛設臺的歐美傳播公司不約而同地發現了一條規律:當地節目比進口節目的收視率更高更穩。即使在文化相近的歐洲各國,本地新聞和電視劇而不是美國的肥皂劇,是當地觀眾關注最多的電視節目。世界範圍內地區性有線電視每天都在瓜分全國及全球性的大電視網的份額,因為當地節目更易調整,更有針對性,且更獨特。

總而言之,這個世紀末,各個民族,各個文化都面臨著相似的悖論:一方面是種族、民族的大混血、大融合,文化、生活方式的大滲透、大同化:另一方面是尖銳的宗教、宗族的流血衝突和保留純正的傳統文化的大聲疾呼。面對這兩個正好相反的趨勢,人們真有點兒被搞糊塗了:“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

越是悠久的文明,越是驕傲的民族,在這個悖論前越顯痛苦。理念與情感的衝撞不亞於地理大板塊的狹路相逢。一些人抱定視而不見的鴕鳥政策,想拒絕這個大世界的衝擊,也有一些人骨子裡的自卑發展成表面的過於誇張的傲慢,守裝你有什麼了不起,老子還看不上呢”的邏輯,或者惡狠狠地往地上啐一聲“呸”,聊以洩憤,實際不損別人一根毫毛;也有些人以為守定了一些文化符號,就守住了祖宗的基業。一談中國的藝術品,必搬出些繪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