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部分(2 / 4)

小說:崇禎七年 作者:千頃寒

,而且還可以加厚,可以承受相當強的壓力,不用怕——至少是不用像火銃那樣怕炸膛。

所以火炮很容易統一規格,用一個模子就成了。

但是這一套在火銃身上根本行不通,如果火銃也用模子來澆鑄的話,那炸膛率肯定是百分之百——因為槍管可不像是炮管那麼厚。說白了,是鋼鐵質量不合格不過關,遠遠達不到後世的水準。直接用鐵澆鑄出來的槍管根本達不到承受火藥衝擊力的強度,不炸膛才怪。所以打造槍管,關鍵就在一個打字,千錘百鍛,排出鐵中雜質,提升鋼鐵質量,如此一來,才能達到合格的水準。在東方是千錘百鍛,而在西方,卻還有個可以略微取巧些的法子,不過也只有英國人這麼幹。按照英國人的經驗,製造槍管需要選擇軟鐵,而最好的軟鐵就是用過的馬匹的馬掌。這種馬蹄鐵把馬兒踩在腳下不知道給踩踏了多久,論其強度來,日復一日被不知道承受了幾百斤巨力的馬蹄子踩踏,效果比一定就會比鐵匠的鍛打更差。

%77%77%77%2e%64%75%30%30%2e%63%63/

斯時何時?戰亂之時! 四七五 馬蹄鐵

所以在當時有不少英國的窮人就沿著大路搜尋馬匹落下的馬掌,然後再賣給造槍械的工匠,價格是每壹佰壹拾貳磅也就是一英擔為十個先令,算下來,也的確是個比較艱苦的營生…一般情況下製造一隻槍管需要二十八磅的這種馬掌釘。換句話說一隻槍管的材料費用是兩個半先令。

這個價格和現在董策手底下鑄造魯密銃的價格比起來,簡直是便宜到家了。

一英鎊為二十個先令,也就是說,鑄造一根槍管的材料費用為八分之一個英鎊。

那麼明朝時候,一英鎊摺合到大明的價值體系裡面又是多少?

這就不能用後世英鎊和白銀的價格比重來算了,因為後世的英鎊是遠遠不如明朝時候英鎊值錢的。

在古代英國,一英鎊很實在,指的就是一磅重的白銀。其實在早期,英鎊並不是作為鑄幣符號使用,而是用來摟銀子的單位。因為這個單位實在是比較大,平民老百姓根本就用不著。

而英鎊作為常規貨幣之後,幣值也在歷史上多次變換過。都鐸王朝之前使用的是八分之九十二點五的銀,一磅大約是三百六十克。都鐸王朝亨利八世時逐漸改用金衡制,一磅大約是三百七十三克。而一五四四年英鎊貨幣定義改為百分之三十三點三的銀與百分之六十六點七的銅合金。

還按照改制之前計算的話,一英鎊,就是三百四十五克純銀。而大明朝一兩銀子相當於是三十七克,大明朝的銀子裡面自然也有雜質,也算是百分之九十二點五的雜質的話,那麼一英鎊正好就相當於是十兩銀子。兩個半先令,也就是八分之一英鎊則是相當於一兩二錢五分銀子。

而董策手下現在打造一把魯密銃要耗去九十斤鐵,一斤精鐵一分二三厘銀,九十斤差不多就是一兩二錢白銀不到的樣子。

但問題是,現在是改制之後了。

改制之後,一英鎊裡面白銀只佔三分之一了,而銅,在歐洲顯然也是不那麼值錢的。

如此算下來的話,英國工匠打造槍管需要的花費還不到董策手下的二分之一。而董策幾乎是可以預見的,人家打造的槍管的質量至少不會遜色於自己——畢竟除了西班牙之外,英國在槍管制造水平領先這個時代的歐洲。

對於英國打造火槍的工匠來說,他們那裡會有一個圓形的鐵環,直徑在六到七英寸左右,厚度一個英寸左右。經過清洗的馬掌釘就在鐵環裡面塞緊,然後放到爐子裡面燒到白熱的程度然後拿出來鍛打,反覆進行這個過程,直到這些馬掌釘變成一個密實的鐵塊為止,當釘子們連成一體的情況下就必須把鐵環取下來,否則就再也取不下來了。

這些鐵塊就成為鍛造槍管的毛坯。

下面一步便是根據槍管的長度把鐵快鍛打成長條狀的鐵板,鐵板的長度略微大於槍管的長度,鐵板的厚度是基本均勻的,用來當作槍管尾部的一端的寬度是四英寸左右,而用來作為槍口的那一端的寬度是兩個半英寸。較寬的那一端在卷制的過程中會獲得較大的厚度,從而保證槍管尾部能夠耐受火藥爆炸的衝擊。

用來鍛造槍管的鐵砧與普通鐵匠用的有所不同,最大的區別就在於鍛造槍管用的鐵砧上有一系列截面為半圓形的溝槽,這些溝槽就充當了鍛造槍管過程中的簡單模具。鍛造的時候,首先將鐵板加熱到紅熱的溫度,然後將其鍛入溝槽內,然後將一根作為芯棒的經過硬化處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