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來也不是什麼大問題。陝北和宋夏邊境的藩部多產羊毛,陝西緣邊本來就有用羊毛、駝毛擀氈和織布的營生,但是經過那個時代技術簡單處理的羊毛和駝毛都有一股難以去掉的羶臭味,而且油乎乎的,難以讓中原人接受,所以毛織品的銷路並不算大。
但是,李不棄不是用生石灰和食用鹼兌出了火鹼嘛,用這東西可以把羊毛、駝毛表面的油脂和汙物洗掉,毛便變得柔軟蓬鬆而且沒有異味。用這種毛織造布匹的技術已經被皇家試驗場研究得相當成熟,並且數年前就開始實驗性生產。武備學堂學生的秋冬常服就是以這種毛布裁減,這兩年的產品既挺脫,又結實,更保暖,已經開始在京城開啟了銷路。
中原養的羊所出的羊毛品質沒有西北羊和內蒙羊的羊毛品質好,而且西北養的羊更集中,因此在陝西收購羊毛是最合算的。鄜延路這裡別的沒有,就是不缺煤,要燒石灰和細羊毛有足夠的廉價燃料,所以把織毛工廠放到這裡是最合適的。
李不棄到達延州的時候,第二批毛布已經織出來,都不用運出去,在麟府與遼國接壤的邊境、鄜延路和環慶路緣邊的榷場就賣掉了,可見毛布就不愁銷路。
現在是在鄜延路的商家從西夏和遼國買入牛羊、馬匹和羊毛,把毛布、烈酒、皮革製品、玻璃器賣給西夏和遼國。
鄜延路有充足的煤炭,這點對於李不棄針對西夏的戰略非常重要。李不棄可以利用廉價的燃料在這裡建肉製品工場、皮革工場和洗毛場。有了工場不但可以賺取大量資金,而且可以透過採購原料來分化緣邊藩部——對親附大宋的就可以採購一些羊毛,賣給他們的毛布價格也低些,親附西夏的就不要他的羊毛,這就體現了親疏之別,也能讓親附大宋的部族可以發展起來,壓制親附西夏的部族,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