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佔地約安陽城的一半,將西城牆和西城門拆除,向西平移五里,重新修建新的西城門和城牆,這也是因為安陽人口太多,縣城沒有了空餘土地造房宅,使百官無法安家,所以張鉉決定擴大都城,在西面開闢一片新城,作為官宅、國子監等等住宅、學校用地。
負責修建新城的官員是工部侍郎李春,由於新城建設要比宮殿簡單得多,所以進都很快,橫六豎七共十三條道路已修建完成,兩條南北主幹道還鋪設了石板,兩邊行道樹在明年開春前後種植。
遠處,佔地七百餘畝的國子監輪廓已初現,目前正在修建學舍。
另外,李春在新舊城之間挖了一條河相隔,準備橋上修建六座橋樑,同時在新城內挖掘一條環形河,與城內的漕河相連,這樣便於修建官舍時運輸材料。
官員們對新城極有興趣,他們的府宅將坐落在這裡,他們三三兩兩騎馬去尋找自己的滿意的地段,張鉉卻沒有跟他們同去。
張鉉視察新城已經多次,沒有什麼興趣了,他是另有事情,這時,張鉉回頭對身旁李春笑道:“有個重要的任務我想託給李侍郎去完成。”(未完待續。)
第667章 雙喜臨門
李春年約五十歲,長得又高又瘦,面板黝黑粗糙,他長期在都水監和工部任職,在江都他出任工部員外郎,新隋建立後,被張鉉破格提拔為工部侍郎,這讓很多官員都感到驚訝。
甚至李春自己也想不到他居然會得到張鉉的重用,這讓原本對仕途已經絕望的李春又生出了新的希望,做事格外認真積極。
聽說要交給自己新的重任,他連忙躬身道:“請殿下吩咐,微臣會全力以赴!”
張鉉卻不提新任務之事,而是問道:“新城這邊需要多久才能完成?”
李春明白張鉉的意思,便指著遠處正在監督修城的一名官員道:“那人是工部郎中趙文意,是我的佐官,剩下的事情我都可以交給他去做,重要的事情已經完成,我不在也不會影響進度。”
張鉉點點頭,對李春道:“我想讓你去一趟遼東。”
李春一怔,半晌道:“微臣在遼東修建過臨遼宮,殿下是讓微臣去修復它嗎?”
“不是去修宮殿,去加固柳城的防禦,使它至少能抵禦十萬人的進攻,此事很緊急也很重要,恐怕你不能和家人一起過新年了。”張鉉有些歉然地對李春道。
李春默默點頭,隨即施禮道:“微臣明白了,這就去收拾一下,即可出發前往柳城!”
李春轉身走了,張鉉望著他背影走遠,心中卻在想著遼東之事,張鉉知道高句麗很可能會以幫助高烈復國為藉口進攻遼東,但同時他也很期待高句麗攻打遼東。
“殿下!”
身後有人在叫他,張鉉回頭,卻是裴矩站在他身後不遠處。
張鉉走上前笑問道:“裴公怎麼不去看看宅地?”
裴矩微微一笑,“我有個孫子當中都令。這種事情就不用我操心了,我估計我會是最差的一塊地。”
“他自己選最差的一塊地就行了,裴公自己挑選,我來決定。”
“多謝殿下,其實也不急這一時,以後再挑吧!微臣有另一件事想和殿下說一說。”
張鉉點點頭。“裴公請說!”
裴矩向前一擺手,“殿下,我們能否走一走。”
兩人在鋪有石板的大道上緩緩而行,裴矩笑道:“殿下是否考慮舉辦一次科舉?”
“最近幾個月戰事頻繁,我暫時還沒有考慮到科舉之事。”
“殿下雖然很忙,但我們卻考慮了,我們都一致認為可以在明年春天舉行一次科舉,面向天下士子的科舉,用殿下的話來說。就是唯才是舉。”
“不考慮世家優先嗎?”張鉉笑了笑道。
“這個問題我們辯論過,其實能考上科舉之人基本上都是各地世家子弟,或者依附各大世家的門生,沒必要專門為某幾個世家留名額,那樣反而會引來別的世家不滿,反正都是世家子弟,大家公平競爭,輸了也是自己才學不濟。大家也無話可說,殿下。我們已經達成共識,都願接受唯才是舉。”
張鉉心中如明鏡一般,他知道就算是唯才是舉也是幾大世家佔優勢,所謂的唯才是舉實際上保護了各大世家的利益,對中小世家反而不公,所以裴矩等大臣支援唯才是舉也就在情理之中。
不過科舉改革非同小可。在某種程度上,隋朝就是因為廢除九品中正制,實施科舉制度才失去士族的支援,所以張鉉也不想在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