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部分(3 / 4)

家,看著底下那些個可憐兮兮的官吏,楚質咳嗽了聲,不好意思道:“嗯,是本官之誤,錯怪了各位,還請諸個不要介意。”

說些恕罪之類的話,楚質還抹不開這個面子,而官吏們也深知上尊下卑的道理,知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之後,能將姿態放得那麼低,已經是難得的事情,如果直言道歉,他們反而;惶恐不安,落上司面子的下場可很慘的。

如果這事不是關係前程,他們早將過錯攬上身,然後再找個機會巧妙提醒,這才是為下之道,不像現在這樣直言相告,雖證明不是自己的問題,但官吏沒人敢高興,而是誠惶誠恐的說道:“職下不敢。”

要知道,官吏雖然沒有品秩,在官場之中的屬於最卑微的下層,薪俸微薄,有時甚至沒有,但卻凌駕於百姓之上,油水之肥,難以盡數,這些人可不希望為了一時快意而得罪了知縣,丟失這份很有前途的工作。

不管他們是真的敬畏,還是在裝模作樣,楚質也沒有打算再繼續這個話題,輕輕揭過此事後,認真問道:“往年,疫情來臨,或者預防商情來臨,州衙是如何做的?”

“回稟大人,雖錢塘多年未發生疫情,但每逢盛夏,州衙總是沿街按裡施藥濟民,有備而無患。”怎麼說也是在衙門裡營生,就算沒有做過,官吏們多多少少也瞭解情況,見到楚質詢問,連忙解說起來。

楚質這才知道,原來在宋代,每遇夏季暑期,疾癮流行,朝廷與地方官施藥濟民似乎是一種慣例,只不過這種事情一般是由州級官員組織實施的,而今卻落到楚質身上;不過這個,時候楚質的心思都放在預防疲情上,也沒有空考慮范仲淹為什麼這樣做。

回憶了遍學過的防疫知識;疫苗,沒有,消毒劑,沒有,不過將就下,可以用生石灰代替,就是不知找不找得到,人群定點分離,喝開水,嗯,現在城外就是這樣,看來自己雖然沒有想到防範疫病流行,但是潛意識裡卻有這個念頭。

佩服下自己,楚質看著紙上羅列的事物,當然,這只是初步方案,還要和人商討、請教加以完善後才實施,不過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

“大夫?”押司茫然說道:“城裡沒幾個大夫啊。”

“沒有,怎麼會。

楚質驚訝道,只不過是要找二三十個。醫生而已,讓他們幫忙察看百姓的身體有沒有異常,諾大的杭州城,幾十萬人口,不會連幾個大夫都沒有吧。

“大人久居汴梁,想必見慣醫館林立,名醫大夫數不勝數景象。”為什麼總說皂吏皆是靈巧之人,見到楚質驚訝神情,也猜測出幾分來,不由苦笑說道:“然而這裡並非汴京啊。”

楚質恍然,差點忘記,宋朝雖然重視醫學,朝廷也設有各類醫療機構,但是這些太醫、御醫所負責的主要是皇室與朝廷百官,就連職位較為卑微的官員也難以有幸享受到他們的醫療服務,普通民眾更不敢問津,一旦有病,只能四處打聽不是官醫,或秀才處士之類善醫者幫忙,連汴粱城也是這樣情況,更加不用說杭州了。

“那百姓有疾,通常是求於何處?”楚質問道,沒有營業執照也成,懂醫術就行,這個時候也講究不了那麼多了。

“道觀寺廟。”官吏們回答。

有病了,找不到醫館,只能去寺觀,怪不得杭州百姓那麼喜歡求神拜佛,原來有時也是迫不得已啊。

楚質心中感嘆,卻沒有忘記正事,揮手說道:“你們且先退下。”隨後揚聲呼叫:“來人,速請劉主薄歸回,對了,還有沈公子。”

不久之後,楚質、劉仁之、沈遼共聚於議事堂內,知道為了什麼事情尋自己過來後,沈遼沉默片刻,才緩緩說道:“你運氣真好。”

“什麼?”楚質滿頭霧水道:“睿達兄,這話何意?”莫明其妙接了個苦差,又有得忙了,運氣怎麼也稱不上好吧。

劉仁之好像聽明白了,在旁微笑,居然輕輕點頭,顯然是贊成沈遼之言。

“真是不明白,範公為何會如此。”沈遼喃喃自語,好像很嫉妒。

( )

第二百八十七章你怎麼在這

“也不盡然是籃非大人政事達練。麗敏有才,出茲剛引太守賞識。委以重任。”劉仁之在旁說了句公道話。

好像是在誇讚自己。楚質矜持微笑,感覺這回接到不是件苦差事,好處反而不少。只是不知道這好處到底是什麼而已。

見到楚質似乎還沒有明白過來,劉仁之解釋說道:“施藥濟民、安撫民心,乃是為官者之仁政”

在劉仁之的明示下,楚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