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了重新鍛造大刀,等差不多完事了再動身。
對了對了,他還得回高長松一信件,報個平安。
鍾離珺提筆就來:
十二郎,驩頭他小爹,咱已經到了長安,收到你寄來的酒與信,酒喝了,那真是好東西,不知能否買到,如果買不到,我就來烏斯藏一趟。
當然,他寫的不是白話,只是翻譯過來就這意思。
鍾離珺寫寫、停停、停停、又想想,他接著道:烏斯藏地處偏僻,肯定是沒有咱們好大兒愛吃的磷蝦丸,不知道你從大安買得夠不夠,這樣,我在大唐境內搜刮搜刮,如果遇見合適驩頭用的,就給你寄回去。
活似在外打工的大爹。
如果高長松接到這封信,恐怕會在覺得“好怪哦”的同時感動一波,很可惜,這從長安送到烏斯藏,最快也要一個多月。
而身處烏斯藏的高長松,又遇見了新的難題,這難題是熟悉的豬八戒帶來的。
第117章
時間轉回農曆八月八日,彼時鐘離珺還在揚州往長安的船上,身處高老莊的高長松卻去塗里正家中做客。
這幾日高長松並於四娘等合夥籌備“新生意”,起因十分簡單,高長松的生意越做越大,引得客商從四面八方而來,就為千金購酒。
以前商賈不算多,他們都居在古格鎮中,日出而來,日落而去,眼下因競爭者多了,商賈們總擔心被他人捷足先登,改住在莊上。
起初多寄宿在村人家中,高老莊人趁機多賺二尺布、幾枚銅錢,但有餘屋的人家也不是很多。眼下,見金髮碧眼、深目高鼻大鬍子的商賈以及從益州河道東來的郎君在村裡來來往往,高長松便合計著開一家旅店。
唐就有了“旅店”這稱呼,早在戰國時期便有了私人運營的旅店——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官辦的驛站只接待官員跟使者,尋常庶人是沒資格居住的。
大凡是商賈匯聚之地,就能看見旅店,當然,除了商賈,店內還有參加科舉考試的讀書人以及等待選調的官員居住。按照《太平廣記》裡的說法,像在兩京,即長安與洛陽中,旅店因投宿的人太多,過夜費十分高昂,甚至會出現一間難求的情狀。
高長松琢磨了一下,看古格鎮上的“逆旅”——旅店的別名,其建築風格跟正常的鋪子居所沒什麼區別,他甚至不用找人來專門設計,而店內提供的服務,無非也就是食宿與交通。交通跟現代差不多,現在的大酒店前總有計程車在排隊候客,古代的大店也會養無數的驢子,就為了客人能夠方便外出,沒事租頭驢子坨貨之類的。
他盤算完發現,這房子建造得快,只要村人同意就沒什麼問題,驢子的話,他家有兩頭美驢,想來那些外地來的商賈都自帶驢馬騾,偶爾有個應急的,他家這兩頭也夠了吧?至於茶飯食水,村上還有那麼多女郎呢,相信她們也不會跟錢過不去,請嬸子來打理一下最好了。
想好後高長松便去跟塗里正商量,這畢竟不是他們家自己的事,是要循得德高望重之人同意的。
里正這稱呼,只要是看過古代背景小說的大體都看過,這就是個春秋戰國時便設立的官職,要讓高長松說,跟村長半斤沒八兩。古代百戶為一里,里長由村裡的富裕鄉紳擔任,什麼官府徵稅啊、賦役啊、驛遞、供應等等,都是里正要乾的活。
高長松這個建旅館,是肯定要跟里正打招呼的,這對他們這保守的、多年未變的村莊來說,可是大事。
*
塗里正也算一小官,卻不能每日遊手好閒,他自己也是要下地的!當然咯,他動手比較少,平時裡多是巡視下長工的勞動成果。
高長松等到裊裊炊煙升起才去塗里正家,塗里正美滋滋倒了一口小酒,準備就這蒸餅吃。
高長松還是很善於經營鄰里關係的,會送點小酒給村裡人吃吃,但這也不是無限度的,一家就一小瓶,當作開業散財了,一開始還有人覺得他小氣,怎麼就一丁點兒,但等知道高長松酒賣得多貴後就再也不哼氣了。
塗里正家裡也沒啥人,就他跟娘子,高長松來喊門後他屁顛屁顛跑去開。塗里正對高長松的態度是很好的,畢竟這後生在十里八鄉都很有些名氣,孝悌又親善,且現在莊上豐收的糧食都給他收去了,誰會對他吹鬍子瞪眼?
塗里正趕忙將高長松迎入家中,熱情地邀請他一同用晚食。高長松也不推辭,他這個點來本就是要留下的,無論是什麼年代,國人都喜歡在酒桌上談事兒,且他不是空手而來,帶了瓶上好的蒸餾酒。
塗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