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1 / 4)

有些人試圖規範基督教與佛教的融合,於是創造了一套混合的“福音”。它有效地簡化了前者複雜的教義和故事,結合東方人熟悉並容易接受的元素,以便加快基督教在亞洲的發展。這種雙重混合的神學理論通常被稱為諾斯替教派(Gnosticism),它認為,用人們易懂的文化和熟悉的語言進行佈道才是傳教的最佳途徑。結果可想而知,基督教得到了大批人群的廣泛支援,因為這些教義被人為地詮釋得似曾相識、更易接受。

其他宗教和信仰也依靠類似的方法獲益不少。頗具魅力的馬茲達克教(Mazdak)在5世紀末和6世紀初開始迅速流行——這從基督教、瑣羅亞斯德教評論家對該教信眾大量褒貶不一的評論中可以得見。馬茲達克教的態度和行為,包括飲食習慣,都遭到了惡意的誹謗,他們甚至被汙衊為喜歡群交。事實上,就我們所接觸到的重要資料來看,馬茲達克提倡的是禁慾主義的生活方式,這與佛教對待物質享受的態度、瑣羅亞斯德教對物質世界的懷疑以及基督教長期奉行的苦行主義都有明顯的共通之處。

在這種充滿競爭的宗教環境裡,維護好自己的物質財富同堅持信仰一樣重要。一個在6世紀穿越撒馬爾罕(烏茲別克東部城市)的中國旅者注意到,當地人堅決抵制佛教,任何尋求棲居的佛教徒都會遭到烈火驅逐。不過這一次卻是例外:這位來自中國的到訪者被允許當眾講法。在他的個人魅力和出色口才下,很多當地人都轉信了佛教。

沒有人比佛教徒更瞭解展示自己信仰和宗教信物的重要性了。另一位前往中亞取經的中國僧人曾吃驚地發現,巴克特里亞當地人對聖物遺蹟都非常崇敬,包括一顆佛陀的牙齒、一隻佛陀用過的盥洗盆,以及一把裝飾著精美珠寶的蕎麥掃帚。

還有人用更直觀、更富戲劇感的手段來贏得支援。洞窟是宣傳和強化宗教信仰的傳統場所,它們通常沿貿易通道而建,一方面省去了寺廟和管理人員,另一方面又為貿易和旅行提供了方便。孟買海岸的象窟和印度北部埃羅拉(Ellora)的洞窟廟宇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洞窟內滿是宏偉華麗的神祇雕像,意在展示道德和信仰的至高無上——當然,在這裡是指印度教的至高無上。

不過這些都顯然無法與巴米揚(Bamiyan,位於今阿富汗)相比。地處向南通往印度、向北通往巴克特里亞、向西通往波斯的十字路口上,巴米揚擁有 751座雕滿佛像的洞窟。其中的兩座塑像——一座高180英尺,另一座有前者三分之二的高度,但更為古老——矗立在山崖巖刻壁龕中近1500年之久,直到2001年被塔利班摧毀。這不得不說是一種無知、野蠻的行徑,與“宗教改革”運動中英國及歐洲中北部地區毀壞宗教藝術品的暴行如出一轍。

當我們說到絲綢之路,印象中總是東方和西方之間的來往交流。其實,在其他方向上也存在著大量的互動。就如公元7世紀的一位中國人所描述的,敘利亞是一個“出產防火布、還魂香、月光珍珠和夜光寶石的地方。那裡從未聽說過土匪和盜賊,百姓安居樂業。人人遵紀守法,國君任人唯賢。此地幅員廣闊,物黍豐登,文學作品繁榮淳樸”。

從實際情況看,儘管各派宗教競爭激烈,但最終在取代傳統信仰、習俗和價值觀上逐漸佔據優勢的還是基督教。公元635年,遠赴中國的傳教士成功說服皇帝取消對這一西方宗教的抵制,並讓它成為合法信仰,因為它非但不會對帝國造成影響,反而能增強帝國的實力。

到了公元7世紀中葉,競爭格局似乎變得更加明朗了。基督教壓過瑣羅亞斯德教、猶太教和佛教,長驅直入地向亞洲進軍。長期以來,各種宗教在這一地區相互競爭,它們不斷學習以求贏得更多關注。誰能想到最具競爭力、最有可能獲得最終成功的,卻是這個誕生於小鎮伯利恆(Bethlehem)的宗教。離耶穌在本丟?彼拉多手下受難已經過去了幾個世紀,就目前的進展來看,基督教要將觸角遠抵太平洋,從而向西貫穿至大西洋,只是個時間問題了。

不過,就在基督教取得勝利的關口,阻礙出現了。一個強大的勢力正在崛起,它不僅覆蓋了建有城鎮的大片區域,還連線著陸地和海洋。一場激戰削弱了這一地區現存的所有政權,從而為新勢力的誕生創造了機遇。那時的情形就好比網際網路突然出現在古代:各種新思潮、新理論、新趨勢一方面威脅、削弱既有的秩序,一方面又在利用著過去幾個世紀構建起來的交通網路。這種全新世界觀的名稱——“伊斯蘭”未能反映它的變革特性,因為這個詞的原意是“順從”,沒有表達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