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2 / 4)

出世界將如何改變。然而不管怎麼說,變革已經到來。

第四章

變革之路

伊斯蘭教誕生在一個充滿動亂、爭議和災難的世紀裡。公元541年,在先知穆罕默德得到啟示的一個世紀前,一場異樣的災難將恐怖氣氛灑向整個地中海地區。它的傳播速度快似閃電,等到人們從驚恐中回過神來,一切已為時過晚。無人能夠倖免,死亡人數難以想象。據一個幾乎失去所有家人的當事者說,埃及邊境的一座城市被一掃而空:原本人口密集的城中只剩下七個男人和一個十歲的孩子;屋舍的大門敞開,家中的金銀財寶無人看管。眾多城市遭受著毀滅性的襲擊,君士坦丁堡在5世紀40年代中期曾每天有1萬人死亡。不僅是羅馬帝國遭此劫難,沒過多久,東方城市同樣受到影響,災難沿著交通貿易要道蔓延,襲擊了波斯和美索不達米亞,逐漸進入中國——鼠疫帶來了太多的災難、絕望和死亡。

隨之而來的還有長期的經濟衰退:田野裡沒有農民,城鎮裡沒有商人;整整一代年輕人不幸遇難,直接影響到人口數量,導致嚴重的經濟危機。自然,這也影響到君士坦丁堡皇帝們的外交策略。查士丁尼(Justinian,527—565年在位)執政前期,帝國取得了一系列優異的成績:北非各行省的經濟開始復甦,義大利行省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為應對漫長的邊界,包括東方邊界上隨時可能出現的任何問題,帝國精密佈置、靈活用兵。但到查士丁尼執政後期,想要維持這種狀態已非常困難:人力出現短缺,軍隊遭受質疑,在大瘟疫襲擊之前,帝國財政已開始出現嚴重赤字。

經濟停滯讓民眾對查士丁尼的統治怨聲載道。最嚴厲的批評是指責他為了討好鄰國,大筆出錢,胡亂捐贈。查士丁尼非常愚蠢,以為“散發羅馬帝國的財富去滿足那些蠻族就能破財免災”——查士丁尼時代最尖刻也是最著名的歷史學家普羅科匹厄斯(Procopius)這樣評價道。他冷酷地嘲笑皇帝“迫不及待地將帝國的大筆資金送給蠻族”,送給東南西北的所有的蠻族,甚至送給那些以前從來沒有聽說過的人。

查士丁尼的繼任者放棄了這一策略,對羅馬的鄰國採取一種非常強硬的非妥協政策。公元565年查士丁尼死後不久,阿瓦爾人(Avar,草原最大部落之一)的大使向君士坦丁堡催收貢品,遭到了新皇帝查士丁二世(Justin II)的輕蔑對待:“你不用再指望從本帝國得到大筆財富,也不用再想著為我們做任何事情。從我這裡你什麼也得不到。”聽到對方警告這樣做的後果之後,皇帝震怒了:“你們這幫死狗還想威脅羅馬帝國?聽著,我將切斷所有的供奉,然後砍掉你們的頭顱!”

羅馬皇帝對波斯也採取了類似的立場,特別是後來得到訊息說,一群突厥遊牧部落已經在中亞草原取代了匈奴人,並威脅著波斯的東部邊疆。突厥人在商業貿易中越來越佔據主要地位,這讓中國人頗感不快,他們認為突厥人不好對付、不值得信賴,這顯然是因為突厥人獲得了越來越大的商業優勢。突厥人的首領是著名的西突厥可汗室點密(Sizabul):他在牙帳中接受朝拜,半躺在金床上,床的支腳是四個純金孔雀,室外的大車上滿載銀盤和銀製動物肖像。

突厥人野心勃勃,他們曾派特使赴君士坦丁堡提議建立遠端軍事聯盟。大使們告訴查士丁二世,若能聯合發動進攻,波斯唾手可得。羅馬皇帝急於憑藉戰勝君士坦丁堡的老對手以獲得榮耀,同時又受到其他預言的鼓勵,於是便得意揚揚地同意了這一計劃。他向波斯國王發出威脅,要其歸還以前協議中割讓出去的城鎮和疆域。然而,羅馬發動的進攻以失敗告終,波斯的反攻直逼達拉城(位於今土耳其南部),即羅馬的邊防要塞。在長達六個月的圍攻之後,波斯終於在公元574年奪下該城。羅馬皇帝最後在身體和精神的雙重崩潰下鬱鬱而終。

這次慘敗讓突厥人相信,君士坦丁堡是個價值不大且靠不住的同盟。突厥的大使在公元576年直截了當地說明了這一點,並憤怒地拒絕了任何進攻波斯的提議。他把雙手放進嘴裡,然後生氣地說:“我嘴裡有十根手指,所以你們羅馬人得用更多條舌頭來對付我!”羅馬曾向突厥人承諾會盡力抗擊波斯,結果卻讓突厥人遭遇慘敗。

與波斯重燃戰火,意味著一段混亂時期的開始,並且帶來了難以預料的結果。隨後的二十年間戰爭不斷,有時甚至十分激烈,比如波斯大軍深入到小亞細亞後的返程之戰。這次戰役中,波斯遭到了伏擊,王后被俘,落入敵手的還有鑲滿珍珠玉石的純金鑾駕。波斯國王攜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