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袁慰庭,再沒有哪個能去武昌和革命黨打交道了。這點,你們心裡比我還清楚,只是一為老友,一為親家,怕別人說閒話而已。我看呀,這事咱們誰也別一個人出頭,幹一脆我們三人聯合遞個摺子給太后和攝政王,奏請朝廷命袁慰庭出山,南下平亂好了。”
“王爺說的是。”徐世昌和那桐幾乎同時說出這句話。
稍停一下,那桐說:“叫慰庭出山,總得給他一個頭銜吧,加什麼頭銜好呢?”
奕動想了想說:“正好瑞澂的湖廣總督丟了,就叫慰庭去頂這個缺吧!”
徐世昌想:一個湖廣總督的缺,大概不會引起袁世凱多大的興趣,不過現在也只能如此了。他點點頭說:“行。不過,先得打發人到彰德去一趟,與他通個氣,聽聽他的想法,方才顯出朝廷的誠意。”
“菊人說得對,是得先派個人去彰德。”那桐立即表示贊同,轉而又問,“派誰去為宜呢?”
鑲黃旗籍的那桐是個典型的福官。他一生仕途亨通,由主事升學士,升侍郎,升大學士,又做軍機大臣,兩個月前又授內閣協理大臣。幾十年來幾乎是直線上升,沒有受過挫折。他的為宮訣竅就是不想事,沒有己見,也不得罪人,故而升官沒有障礙。因為不想事,他的腦子裡多為糊塗賬。派誰去,他的人才夾袋裡找不出一個人來。
“菊人,你說派誰去為好?”奕劻也想不出一個人來。
“這個人既要和慰庭私交好,又要不太引人注目。派誰呢?”其實,徐世昌心裡早就有了一個絕好的人選,只是故意磨蹭一下,不直接說出來。
“是的’,既要是慰庭的朋友,又不要太招人顯眼,哪一個好呢獷,那桐搔著肥大的腦門,做出一副焦急思考的模樣。
“王爺,那中堂!”徐世昌好像突得靈感似的。“你們看楊度行不行?”
“你是說憲政館的楊皙子?”那桐問。
徐世昌點點頭。
“楊度口才不錯。早幾天資政院續議新刑律,他在會上作了演說。據說掌聲雷動,朝廷派往資政院演說的官員,還從來沒有哪個像他這樣出風頭的。”奕劻將一個精緻的琥珀鼻菸壺拿到鼻子邊嗅了嗅。“好,那就這樣吧,叫他馬上出京,今夜坐夜班車去彰德。”
楊度得知這道緊急命令時,他正在修改一篇文章。這篇文章的基本內容,就是幾天前他在資政院議論新刑律的演說中所闡述的,化為論文時,他可以將道理說得更深刻些。他準備將這篇文章送給《帝國日報》去發表,以便讓國人都知道這部新刑律與舊刑律的最大區別是什麼,為此他給這篇文章標了個醒目的題目:論國家主義與家族主義之區別。
楊度記得,幾個月前,法部侍郎沈家本邀他參加制定新刑律時,明確地指出,中國的舊刑律,其立足點在家族主義,所謂夷三族誅九族等,皆以家族為本位,而新刑律的立足點應放在國家主義上。楊度十分贊同沈家本這個觀點,認為這樣的刑律與西方先進國家的刑律相接近,才有時代的氣息。但有不少人反對,勞乃宣便是反對最烈的一個。他說,中國數千年來的禮教乃天經地義不能移易,有之則為中華,無之則為夷狄,有之則為人類,無之則為禽獸。中國的刑律須以中國的禮教為基礎,禮教首重君臣父子之倫,所以刑律不能捨家族主義。沈家本鼓勵楊度等人不要受勞乃宣之輩的干擾,把新刑律制定好。經過幾個月的努力,一部大異於歷代舊刑律的新刑律制定出來了。為了取得資政院的透過,主要制定者楊度受法部之託,作為政府特派員向資政院的議員們演說。
楊度在大會上滔滔不絕地演講了兩個小時,將刑律不能不改良的理由以及新刑律與舊刑律的異同之處作了詳細的說明。他特別強調指出,建築在家族主義基礎上的舊刑律非改革不可。按理說,一國之官吏應該對國家負責,而中國過去則不然。一個人做了官,一定要為他的家族謀利益,如此官員一定貪汙。因為只有貪汙,他才能給家族帶來實利,他才是家族的孝子賢孫。今日中國各種弊病的根由,都是緣於這樣的孝子賢孫太多,而忠臣太少。因此,要救中國必須大力提倡國家主義,日益削弱家族主義。此乃新刑律的精神之所在,即與舊刑律的根本區別之所在。
楊度的演說博得大多數議員的理解,掌聲經久不息。新的刑律就這樣順利地透過了。
想起那天透過新刑律的情景,楊度至今仍很激動:總算為中國的法律建設做了一樁實事。他本欲把國家主義對今日中國的重要性再深刻地論述一番,但現在不行了,他非常清楚此番使命的特殊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