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3 / 4)

稱為“六賊”之一的大奸逆竟有了一絲敬意,但念頭也僅是一閃而過。張澄大喝一聲,行刑。劊子手出列,手起刀落,童貫人頭伴隨著親兵的哀號聲在空中丟擲了一道漂亮的弧線。

那瞬間童貫感覺南雄的夕陽很溫暖,一如當年走進東京皇宮的那個下午。

太監童貫的突圍,在南雄落下了帷幕。

在中國封建帝國時代的權力最高層,圍繞著皇權,有幾種勢力盤根交錯,相互制約,共同奏出一曲權力交響樂。

這幾種勢力分別為:皇親、後戚、太監、士人(唐以前為門閥,唐以後為科舉文人)、邊將(邊鎮割據的武將勢力)。

在這之中,太監集團一直是璀燦的“政治明星”,也是中國歷史舞臺上的風雲群體。從秦帝國趙高,東漢的十常侍,蜀漢的黃皓,唐朝魚朝恩李輔國,太監集團非常活躍,呼風喚雨無所不能。

然而在北宋帝國,無論是後戚勢力還是太監勢力,抑或是邊鎮割據武將勢力,幾乎一下從帝國的權力舞臺上消失,舞臺上幾乎是士人集團在唱獨角戲。

用開國始祖趙匡胤的話說,這叫“與士大夫共治天下”。

北宋帝國的太監們在政治舞臺上風光不再,北宋一朝,宦官們的官位品級都比較低,與前朝同行比起來,待遇區別也很大,而他們想獲得在舞臺上機會不多的演出機會,只有唯一的一條途徑——搶本已沒落的武將們的飯碗。

軍職。

趙家皇帝對於武將的防範與猜忌,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常常派出文人或太監(以後者為主)到軍隊任監軍,賦予了監軍更多的權力,監軍常常可以代替主帥作出軍事決策,這為太監勢力走上軍事指揮官位置提供了溫床,也使帝國的太監隊伍出現了很多的優秀軍事人才,《宋史·宦官列傳》中載入青史的北宋宦官共四十三人,其中領兵立邊功者達二十七人。

帝國初期,在軍界最風光的是竇氏兄弟竇神興、竇神寶。

竇氏兄弟出身宦官之家,其父竇思儼(養父)是五代北宋初期的宦官,官做到皇城使,竇氏兄弟子承父業,也都淨身做了太監。

雖然開國名將如雲,但竇氏兄弟還是憑藉自己的軍事天賦在軍界打拼下了一席之地。竇神興曾經領禁衛軍征伐南唐,做到了左領軍衛大將軍的高階軍職。而其弟竇神寶,則成為帝國軍界的一段傳奇。

竇神寶雖然體型肥胖,打起仗來卻很英勇,他還是個小太監的時候,就跟隨太宗趙光義出征太原,攻城戰中竇胖子一馬當先,和士卒們一起攻上了太原城樓,並中箭掛了彩,得到了趙光義的賞識,為了進一步鍛鍊竇胖子,趙光義派他監幷州戍兵。

竇胖子到了幷州表現非常出彩,派兵屢襲山賊,前後破山寨三十六個,斬首達千餘級,大獲鎧甲、牛馬、駱駝,向老闆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趙光義後來又派他去夏州。在夏州,竇神寶率兵大破反叛宋廷已久的岌伽羅膩等十四族,“焚其廬帳,斬千餘級,虜獲甚眾”,名震邊陲。

竇神寶後期的軍事生涯主要是與黨項人的救星和戰神李繼遷對抗。早在宋廷想利用党項人來對付契丹人時,熟悉西北邊事的竇神寶就向朝廷上書,說党項人狼子野心,早晚成為朝廷大患,需多加防範。後來李繼遷叛宋,竇神寶在西北率兵與其進行了長期的鬥爭,至道初年(公元995年),李繼遷率兵攻靈武城,竇神寶率兵堅守。西夏人圍城一年多,其間還發生地震達兩百多天,竇神寶與李繼遷在靈武城下不斷的地震中上演了一出出的攻防戰,但最終以李繼遷選擇撤退而告終,竇神寶一戰而驚天下,並以戰功拜西京作坊副使。

竇神寶在西北和党項人對抗了幾十年,絕不比同時代的任何名將遜色,後來和其父一樣,官至皇城使,活到了七十一歲。

儘管竇家兄弟一生馳騁沙場,戰功累累,但是卻依然不受士人們的待見,朝廷流傳的關於兩位竇大將軍的故事都是笑話。關於竇神興的是鬍子的故事。當時有一位很有名氣的畫家叫郭忠恕(後來被稱為界畫之祖),太宗趙光義聞其名召至京,並安排住在了竇神興的府中。郭忠恕本來是一個長滿鬍子的大帥哥(宋人以鬍子長為美,如蘇大鬍子東坡),到了竇府,卻把鬍子剃得光光,竇神興不知其故,問郭帥哥為何突然剃鬚,郭畫家說學你啊,竇將軍不是沒鬍子嗎?說完大笑。

竇神興受此恥辱,當然很委屈生氣,自然把狀告到了趙光義的耳邊,趙光義對郭畫家的印象分頓時低了很多,打狗也得看主人吧(何況竇神興是一隻如此威猛的狼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