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氏實業持續擴張,從冶金、汽車製造、電子產品後,開始大規模對化工領域進行投資了。
趙書禮涉足化工已經是很早的事情了,當時是跟高星橋、範旭東合資成立的永華聯合化工公司。公司一成立就立足於大而全,從各種化工原料的生產到炸藥化肥無一不生產。地址分別在鄂爾朵斯煤化工工業園區與星橋煤化工企業比鄰而居,在二連鹽池則建在永利公司的永利鎮上。高星橋的煤化工工廠給兩家公司提供原料,而兩家公司則給高星橋提供氨來生產炸藥。同時三家企業共享技術,而且共同出資在國外收購技術專利,先進裝置。誠然永利公司自己對研發很重視,可是這也是逼出來的,他們沒有足夠的資金來購買專利,比如他們的王牌產品紅三角牌純鹼就是因為英國人對他們的生產技術開價過高,範旭東才讓侯德榜研發出了新的生產工藝。現在有了趙書禮和高星橋的注資,資金壓力大降,加上他們利用鹽池豐富的資源,這些年沒少掙錢,因此這幾年引進了相當多的化工生產技術和生產線。現在永利化工和永華聯合化工在東亞化工業,可以進入前三,在報紙上可是一個明星企業,算是給中國企業界爭光了。
同時永華聯合化工也是趙家在遇刺事件後存留不多的企業之一,這也是因為企業的管理當時掌控在範旭東和高星橋手裡,趙書禮只是股東之一,傅清荷沒有權利從這裡調動資金。而出賣股份又被範旭東和高星橋兩人聯手抵制,沒有人敢於接手,這才保留下了這個賺錢的企業。
趙書禮一回來,範旭東和高星橋立刻就趕來看他,同時談論化工的發展方向。
現在三家化工公司徹底壟斷了塞北的市場,同時整個中國的市場也幾乎被他們壟斷,原因是抵制洋貨的行為讓他們的市場大增,加上本來就有成本優勢,運輸上除了日本外也沒有哪家西方企業競爭的過他們,而日本的化工這時候並不算強,不是沒技術,而是缺乏原料,即便自銷自用的一些產品,原料相當多還是來自塞北的供應,所以日本的化工產品在中國也沒有競爭力。
這麼龐大的市場,自然是讓三家公司賺得盆滿缽滿,企業規模持續擴大,可是中國的市場,尤其是化肥市場實在是太過龐大了,拼了命的擴張也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可是資源不是無限的,總是要面臨一個發展瓶頸的問題。尤其是一個四年建設大綱後,他們的規模更加巨大,煤炭還好說,中國是世界上最大最優質的產煤國,可是鹽就不好辦了,要是在海邊還好,可是光靠鹽池,儘管成本比濱海還要低,但是地方總是有限,而且公共設施不好解決,現在在二連鹽池畔的永利鎮已經發展成了一個有相當規模的城市,人口八萬人,在增加實在是壓力很大,因為這裡不管是用水還是其他生活必須資源都是要從外地運來,而當地是無法生產的,因為這裡現在是鹽池而千百萬年前則是大海,這意味著現在永利鎮所在位置原來是海底是海床,現在海乾枯了,但是土地是鹽鹼的。
同時靠著一個鹽池,而兩個巨型的化工公司原料的採集上有些跟不上生產的速度了。
所以必須開闢出新的資源地。
經過考察,範旭東認為往西部還有不少鹽池,而他最後被青海的察爾汗鹽湖打動了。
二連只是一個鹽池,而察爾汗卻號稱鹽湖,這不是沒有道理的。
察爾汗鹽湖,面積廣大,長達一百多公里,寬也有二三十公里。站在岸邊看著拍岸的藍色湖水,不知道的人還會以為是在海邊呢。而且這裡的湖水濃度一點不比鹽池差,富含的礦物質更加豐富,唯一的顧慮是這裡是高原,而且這裡的道路情況很制約。
但是幾年過去了,一切都解決了。是該到了開發這裡的時刻了,相比於日本人,我們的優勢就是資源豐富,讓資源成為我們的力量吧!
二百三十節 大鹽湖
察爾汗鹽湖比美國著名的鹽湖還要大幾倍,其中蘊含的資源量也比美國要大,不開發出來實在是可惜了。
範旭東盯上這裡已經有好幾年了,只是沒有能力開發,這不是資金和技術的問題,還牽扯到政治問題。因此只有趙書禮的迴歸才是解決的契機,因為跟青海溝通,不是趙書禮出面,他範旭東的面子顯然不夠看。
趙書禮一回來範旭東就來遊說他,說這裡富含氯化鈉、氯化鉀、氯化鎂等無機鹽資源,總儲量達20多億噸,足夠他們化工企業開採一千年。但是趙書禮考慮的更多,第一是當時塞北還不穩定,第二開發青藏高原他有些顧慮,這裡的生態是不是能承載化工行業,這裡的局勢夠不夠穩定,這裡的當局是不是配合等問題,都需要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