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3 / 4)

小說:丹心一片故人知 作者:套牢

地說,“對了,當年到底是怎麼個情形?表姐是額娘在關內唯一的孃家親人,怎麼說不來往就不來往了?”“唉,怪就怪在你表姐嫁給了皇家,做了十三爺的福晉。”安老夫人回憶起往事,神色黯然。“這不是兆佳氏的榮譽嗎?”安俊困惑不解地問,對於這段往事連他自己也糊里糊塗。“喏,連你也這麼說。”老夫人憤憤地吐出心中不平之氣,“可你那個阿瑪卻始終認為,我們不宜與皇室子弟走得太近,當時……”“我明白了,當時的朝局十分兇險,各方勢力爭奪激烈,父親是怕捲了進去。”安俊一面回憶一面說道。聖祖爺晚年,儲君遲遲立不下來,朝中深具才幹,野心勃勃的皇子又多,於是籠絡朝臣,拉幫結派,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九王奪嫡”的局面。安俊當年年紀尚輕,於朝政上的事所知不深,並不確切體會危局下,諸臣工如履薄冰的艱難處境。“怪不得,我每次從十四爺府上回來,父親都不太高興。起初,我還以為他是不喜歡我到他府上切磋武藝,原來……”如今,在朝為官多年,再回憶起這段往事,安俊不禁由衷地感慨,立刻就明白了當時父親的苦衷。

這時候,老爺安世炎踱著步子,走了進來。“我剛在外頭碰見良吟那丫頭,她說俊兒在你屋裡。”安世炎雖是對夫人說話,卻不自覺地看了安俊一眼,“你們孃兒兩個在聊什麼哪?怎麼我一進來就都不說話了?”他用半開玩笑的語氣問。“沒什麼。”安老夫人知道這父子倆歷來話不投機,馬上解釋說,“不過是些母子倆的私房話。我勸他為了天兒和琪兒,早點續絃。哪怕先納一房丫頭也好啊,可他就是不聽我的。”安老夫人一下子轉換了話題,一旁的安俊則滿臉的不自在。安世炎微微一笑,對安俊說:“你額娘是關心你。這麼大的一個人了,難道還要做父母的為你操心嗎?當年,你兄長就很明事理,早早地就娶妻生子,整個人也安定了下來。”這番話說得安俊心裡很不舒服。在安家,父親永遠認為長子安宇最像自己,是最值得驕傲的兒子。半晌,安俊只得說:“我還要到府衙去,有公務沒處理完。您再陪額娘說說話吧。”說完,也不及行禮,就匆匆地出去了。

看著安俊出去,老夫人心裡不大高興地說:“你是不是老糊塗了?好端端的,又提宇兒做什麼?”安世炎嘆了口氣,神色黯然地說:“你不知道。我昨晚夢到他了。他哭著和我說,阿瑪,我想回家。”安老夫人沉默不語,不一會兒眼圈也紅了半個。“我們安家原本就是江南人。我正在想,什麼時候把宇兒遷到江南祖墳安葬,以慰這孩子的在天之靈。”安世炎語調平靜,口氣裡卻有一種淡淡的哀傷。“我倒沒有什麼可說的。嫁入你安家這麼久,自然是你去哪裡,我陪著便是。只是,你要和俊兒先商量好。”老夫人雖出身滿洲貴族,卻深受漢家禮儀教化,十分賢良淑德。“夫人,你可真是我的知己。”安世炎由衷地說,“只是,剛才我進來的時候,你為什麼一副傷心的模樣?”安老夫人一聽,便明白他的用意,不禁笑道:“哪有什麼,大概是你老眼昏花罷了。”安世炎也不深究,腦海之中浮現出一副秀麗的江南煙雨圖,自然而然地吟誦出唐人的詩句:“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蘭,能不憶江南?”安家祖先來自江南,因為戰亂才避禍到北方,到安俊這一輩剛好是三代人。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安世炎心裡一凜,抬眼看到夫人,正對著自己微笑,於是大感寬慰。

☆、(十三)

夏去秋來,天氣一天涼似一天。總管紀福的腿病卻越來越嚴重了。老爺安世炎特別交代下來,讓他在家安心休養,不必日日在府裡走動。燕生也聽說了這個訊息,想到自己與紀英從小一同長大,紀福算是長輩,於是決定親自到紀家探望一下。他到街上的藥鋪抓了一些專治骨傷的藥,讓夥計用繩子紮好,一直等到太陽落山,才拎著往紀福家去。

紀家住得離安府很近,就在隔著一條衚衕的永仁巷。許多在王公貴族家做事,有些臉面的下人都把家安在這裡。和周圍的人家比起來,紀家的房子算是很氣派了。一棟獨門獨戶的三進四合院,灰瓦白牆,內院寬敞明亮。這幾日,連著來紀家探病的人絡繹不絕,索性大門和垂花門都開著,直到夜晚來臨,客人才散盡。燕生進到內院,只見四下裡無人,十分安靜,只有一個小丫頭在葡萄藤下漿洗衣裳。“麻煩通傳一聲,就說安府的燕生來看你家老爺了。”燕生走至近前,說道。那小丫頭不過剛十一二歲的年紀,見是個生人與自己說話,未語臉先紅,手都顧不上擦就跑進房裡通報。

燕生等了一會兒,就看到紀英一挑簾子搖晃著走了出來。“你怎麼來了?”紀英一副頗為意外的樣子,一雙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