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畫樓東,歸驄系月中。
醒來燈未滅。心事和誰說。只有舊羅裳。偷沾淚兩行。
京城,明珠府。容若已經躺了整整七天七夜,他終於沒有能夠做回自己,也終於沒有能夠擁有他的宛兒。天黑了,花謝了,天才隕落了,他所失去的,終於再也不會有機會重新獲得。
江南,那個天才詞人的小小骨肉從沈宛的腹中淒涼地降生。他的哭聲被昏鴉的聲音掩住了,他的眼睛被翻飛的急雪迷住了,沉香木的灰塵跟隨著江南溼冷的空氣輕輕地浮起,浮過了膽瓶中的那枝帶雪的梅花,弱弱地飄到了他的額上。
那一刻,他聽到了媽媽的哭聲……
第24節:蝶戀花(辛苦最憐天上月)(1)
五
蝶戀花(辛苦最憐天上月)
辛苦最憐天上月。一昔如環,昔昔都成珏。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
無那塵緣容易絕。燕子依然,軟踏簾鉤說。唱罷秋墳愁未歇,春叢認取雙棲蝶。
這首《蝶戀花》,是納蘭詞名篇中的名篇,但要開講,還請恕我不得不介紹一些音律的小知識,因為這對體會這首詞的情感力量是非常要緊的。
如果用普通話來讀,只會覺得這首詞悠揚婉轉,悅耳動聽,但是,這是一首沉痛的悼亡詞,容若情感的深沉凝聚便不可能容忍這樣的音色。
在古音裡,這首詞押的是入聲韻,這種音調在普通話裡已經消失不見了,大略來說,入聲字的發音接近於普通話的第四聲,但尤其短促逼仄、一發即收、蒼涼抑鬱。岳飛的《滿江紅·怒髮衝冠》就是用的入聲韻腳,抒發的是一種沉鬱頓錯的家國之痛。容若這首詞,聲音也是一樣,讀起來如泣如訴,又彷彿泣不成聲、哽咽逼仄。
〃辛苦最憐天上月〃,這是一個倒裝句,順過來說就是:最憐惜天上那輪月亮的辛苦。為什麼要憐惜呢?又為什麼月亮是辛苦的呢?因為它〃一昔如環,昔昔都成珏〃。
這裡的昔,就是夕陽的夕。環,是一種圓形的玉器;珏(jué),是一種半環形的玉器,這裡分別比作滿月和缺月。這句是說:在一個月中,月亮圓缺變幻,週而復始,只有一天裡才是渾圓無缺的,而其餘的日子或是缺得多些,或是缺得少些,總歸不是圓滿的。一月三十日,只有一日見團圓。這等恨事,讓人如何銷得!如果月亮能夠一直長圓不缺,那該多好!
容若在說月,實則在說人,說的是如果〃我們〃能夠長久地在一起,日日夜夜都不分離,那該多好!如果上天真能安排月亮夜夜圓滿無缺,如果上天能賜給我們永不分離的幸福,那麼,我,甘願用最火熱的心來愛你,甘願耗盡我的生命來照顧你、珍惜你,〃不辭冰雪為卿熱〃。
〃不辭冰雪為卿熱〃,這是《世說新語》裡的一個典故,是說荀奉倩和妻子的感情極篤,有一次妻子患病,身體發熱,體溫總是降不下來,當時正是十冬臘月,荀奉倩情急之下,脫掉衣服,赤身跑到庭院裡,讓風雪凍冷自己的身體,再回來貼到妻子的身上給她降溫。如是者不知多少次,但深情並沒有感動上天,妻子還是死了,荀奉倩也被折磨得病重不起,很快也隨妻子而去了。
第25節:蝶戀花(辛苦最憐天上月)(2)
這個故事,在《世說新語》裡被當作一個反面教材,認為荀奉倩惑溺於兒女之情,不足為世人所取。但容若卻喜歡這個故事,因為世人雖然把荀奉倩斥為惑溺,容若卻深深地理解他,只因為他們是一樣的人,是一樣的不那麼〃理性〃的深情的人。
〃無那塵緣容易絕〃,無那就是無奈,無奈就是有所求而終不可得,是為〃人生長恨水長東〃,任你如何英雄了得,任你如何權傾天下,任世界如何桑天滄海,只有無奈是人間的永恆,是永遠也逃不掉的感覺。
塵緣容易絕,是為無奈,因為〃塵緣容易絕〃也是〃人生長恨水長東〃之一種形態;與無奈同屬永恆,只不過,它常常會放過那些芸芸眾生的遲鈍的心,只獵取一兩個絕世多情的生命。
〃無那〃與〃塵緣易絕〃,從亙古的世間與世界來看都是再平常不過的常態,就如同秋月春花、潮升潮落,但具體到每個人的身上,卻忽然從亙古變成了剎那,從永恆變成了一瞬,從歷史的片斷變成了個人的一生,從世界的一角變成了個人的全部。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這話自然是站在人的角度來說的,如果我們可以化身成一朵花兒,也可以同樣感慨說〃年年歲歲人相似,歲歲年年花不同〃。每一個個體對於他(它)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