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也有數個月的時間。
風扇部分最先完成設計,風扇葉片的試製甚至已經快完成,高負荷壓氣機設計,上次完成初步設計之後,進行了一起技術評審會,收集了不少各類問題,孫小平領導的設計團隊,已經再次進行了設計完善和改進,且已經在數天之前再次進行了技術評審。
高負荷壓氣機的設計極具技術含量,且採用了這麼多的新設計,新材料,第二次設計評審,基本勉強透過,有一少部分問題需繼續改進和完善,最後,可能第三次評審。
李天峰估計,完成第三次設計評審之後,這壓氣機部分的設計也可以基本定型,只待以後的各類驗證和試驗。
今天,航空發動機設計所的一間會議室之中,燃燒室部分進行第二次設計評審,該燃燒室也已經完成第一次設計評審,也根據上次的評審進行了設計上的改進和完善,現在正在進行的是第二次設計評審。
渦輪風扇發動機,幾大重要部件,風扇、壓氣機、燃燒室、渦輪、尾噴以及附件等,在技術上,渦扇發動機的總體技術含量比渦輪軸發動機一般要更高,更為複雜。
我們先認識一下現代的先進渦輪風扇發動機,現代戰鬥機、軍用運輸機、民航幹線客機等採用的都是渦輪風扇發動機。
簡單來說,渦扇發動機有2個同心圓涵道,由風扇、壓氣機、燃燒室、渦輪、噴管等5部分組成。其中壓氣機、燃燒室和渦輪又往往被合稱為發動機的核心機。
戰鬥機用渦扇發動機,與運輸機、民航客機的區別主要在於風扇,客機的發動機一般採用大直徑風扇,可降低耗油率;戰鬥機的發動機風扇直徑一般較小,以進行超音速飛行。
空氣從渦扇發動機的進氣口流入,經過壓氣機壓縮後,在燃燒室與煤油混合燃燒,高溫高壓燃氣經由渦輪、噴管膨脹,最後高速從尾噴口噴出。渦扇發動機的推力一部分來自噴出燃氣所產生的反作用力;另一部分是渦輪驅動風扇,風扇旋轉驅動空氣,經由發動機外涵道噴出的反作用力。
渦扇發動機為何那麼難?
想象一下,蘇27的al…31渦扇發動機最大加力推力是12。5噸,2臺al…31可推動20多噸的蘇27以超過2倍音速飛行。但al…31的風扇直徑不到900毫米,渦輪直徑不到300毫米。
基本物理學原理,力是相互作用的,也就是說這麼小尺寸的風扇、渦輪反過來要時刻承受著12。5噸的力。形象一點說,大家應該都看過壯漢用喉嚨頂著鋼槍推動汽車的表演,渦扇發動機也大概如此,只是壯漢推汽車是慢慢挪動,而渦扇發動機要推動飛機以2倍音速飛行,各部件要承受住異常嚴酷的高溫高壓考驗。
另外,一臺用於超音速戰機的渦扇發動機直徑一般僅1米左右、長度4米左右。以al…31為例,這麼小的一個圓筒狀物體,要塞進4級風扇、9級壓氣機、2級渦輪、可收斂…擴張噴管、燃燒室、加力燃燒室,還要在之間安排冷卻空氣通道,周圍安裝燃油控制系統等的。
所以,設計、製造一臺高效能的渦扇發動機,可謂‘螺螄殼裡做道場‘,難度極大。在世界範圍內,掌握一流水平渦扇發動機製造技術的僅有英國羅?羅、美國普惠和通用3家公司,俄法兩國都屬於二流,這是一個真正的高技術行業,也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壟斷行業。
天峰科技公司的這一款渦輪風扇發動機,就是要打破這種壟斷壁壘,好好的讓幾大航空業巨頭知道,中國也能獨立研製和製造世界先進渦輪風扇發動機。
………
今日兩更,第一更送上。
抱歉,今天只能更兩章,今天的事情太多,上午,下午都開會,根本就沒有什麼時間碼字,本來想三更的打算徹底泡湯。
第兩百七十四章國家科技進步獎
會議室之中。
孫小平親自介紹火焰筒的設計情況,以及改進和完善情況,只見孫小平結合幻燈片,朗聲的道:“諸位,這是咱們這一款渦輪風扇發動機高熱負荷火焰筒的第二次設計評審……”
天峰科技公司這一款火焰筒,採用的設計理念是高熱負荷燃燒室,採用的先進設計有熱障塗層和陶瓷複合材料結構設計,冷卻上採用多斜孔發散冷卻和層板冷卻結構相結合的冷卻設計。
這樣的設計,在結構上就顯得非常先進,尤其是冷卻方面。
多斜孔發散冷卻方式在國外已經開始了廣泛的研究,是一種比較成熟的冷卻方式,廣泛運用於先進發動機燃燒室火焰筒的全部或區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