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者千千,去者萬萬,無不蠢蠢欲動。興中會在香港的西文報紙上發表公告,與義和團劃清界線,革命黨的目標是“誓滅滿洲,以興中國”。呼籲英、美、日各國助成革命義舉,否則置身局外,以示兩不偏袒之意。這便是知識分子介入江湖後,為江湖帶來的一種新現象。
草莽英雄的文化水平雖低,但其社會動員能力、組織能力,卻一點也不低。起事僅一月有餘,出平山墟,過佛祖坳,飛越淡水,直逼汕尾,攻城略地,如入無人之境,隊伍擴大到兩萬多人,閩、粵兩省震動。
會黨連戰皆捷,孫文聞報興奮莫名,他給在上海的李鴻章幕僚劉學詢寫信,希望李鴻章出面支援成立新政府,並打算請李鴻章或劉學詢出任新政府主政:“先立一暫時政府,以權理政務。政府之格式,先以五人足矣,主政一人,或稱總統,或稱帝王,弟決奉足下當之,故稱謂由足下裁決。”
為了爭取官僚集團的支援,甚至開出讓他們當皇帝的支票,這種策略,本身就帶有很濃的江湖味。儘管由於信使的耽誤,信件未能及時送達劉學詢手裡,但可以肯定,即使送到了,也不會起任何作用,老於官場世故的李鴻章,怎麼可能被一個民間醫生許諾的“帝王”徽號所打動呢?
義軍推進雖然神速,但原來答應提供幫助的臺灣日本總督,卻因為國內政局的變化,臨時轉舵,不讓孫文入境。負責購買軍械的日本人也捲款而逃。義軍最後彈盡援絕,只好就地解散,各自回家。
孫文面對失敗,仍氣壯山河:“如果我有洋銃萬杆,野炮十門,則取廣州省城如反掌之易。廣州既得,則長江以南就是我們的囊中物了!” 孫文深信靠幾個冒險家,可以在一夜之間,扭轉乾坤。他的這種性格,後來一再使中國歷史發生戲劇性的突變,也使他得了一個“孫大炮”的綽號——粵語“車大炮”為吹牛之意也。
1903年,興中會的幾位冒險家又在策劃另一次暴動。這次是由興中會首領謝纘泰和太平天囯的瑛王洪全福主持。洪全福是洪秀全的從侄,當年轉戰桂湘鄂皖蘇浙各省的左天將。謝纘泰從小就是洪門成員。他們在香港中環德忌笠街設立總機關,又在廣州城內設立秘密機關,貯存軍火、軍服、旗幟等物。然後飛檄江湖,傳令北江、東江各路綠林人馬,同時響應。洪全福自號興漢大將軍。可惜事機不密,還沒有發動,就被官府偵破,香港的機關也被港英當局破壞,好幾名黨人被捕,起義又複流產。
。§虹§橋 蟲 工 木 橋 書§吧§
第8節:大國的迷失(8)
興中會的暴動,幾經受挫,再而衰三而竭,大家的元氣都洩了。謝纘泰黯然退出革命,埋頭辦報紙去了,但孫文卻是一位具有豪傑性情與胸襟的人物,他認定了一個目標,便義無反顧,雖千萬人吾往矣。哪怕只是一出獨角戲,也要一演到底。因此,在江湖上,出現“革命黨消,革命領袖興”的情形,興中會衰敗下去了,但孫文的名字,反而冒了起來,愈叫愈響,簡直如雷貫耳。湯武革命,順乎天應乎人。革命黨的出現,一開始贏得留學生的熱烈支援,然後漸漸得到國內開明士紳和新軍人的附和,但真正的推波助瀾者,卻是三山五嶽的黑社會大哥。
孫文為了爭取華僑的支援,決定加入海外洪門。1903年他第二次到檀香山時,在洪門大老黃三德的介紹下,填了紅單,進了香堂,“孫文親在五祖像前發三十六誓,願遵守洪門二十一條例,十條禁,於是洪門封以紅棍之職,孫文欣然接受之。” 加入洪門以後,情形果有天淵之別。籌款由洪門出面,人們踴躍捐輸,事半功倍。在洪門資助下,孫文得以遊歷美洲、歐洲各埠,到處演講革命,華僑也不再給他閉門羹吃了。
洪門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明崇禎皇帝在北京煤山上吊,清軍入關之後,大批忠於明朝計程車大夫、明室宗藩後裔紛紛逃亡,流落江南,與南方各地的草莽英雄相結納,投靠梁山,落草為寇,組織起無數打著反清復明旗號的秘密團體,江湖上呈現風行水湧的滔滔之勢。
相傳清康熙年間,朝廷圍燒福建少林寺,有五僧逃出生天。這五僧便是被洪門奉為“前五祖”的蔡德忠、方大洪、胡德帝、馬超興、李式開。五僧逃亡過程中,又得到吳天佑、洪太歲、姚必達、李式地、林永超五位義士的相助救護,這五位義士即洪門的“後五祖”。五僧在白鶴洞下普庵會商舉義,圖覆清廷,爰集合志士於下普庵後堂紅花亭,擇吉於甲寅年七月二十五日,同盟結義,成立洪門。而有崇禎帝的孫子朱洪竹參加大會,眾以黃炎甲冑,明室正統,遂公推朱洪竹為盟主。這次聚會,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