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發現大批曹軍進駐的跡象,似乎有大舉西攻漢中的意圖。”
曹軍出現在了東三郡!
聽得孫乾此報,不僅是劉備,就連諸葛亮也是神色一變。
那東三郡即是漢中以東,西城、上庸和房陵三郡。此三郡地勢險惡,叢山環抱,四塞險要,漢水貫穿其間。
三郡因是地理上的阻隔,無論是與西邊漢中,還是和東邊的荊州都少有來往。
這三郡之中,上庸、西城豪強申氏兄弟,擁有數千家部曲和依附民,是當地最大的地方豪強,對內割據一方,對外則先後向張魯、劉表和曹操俯首稱臣。
名義上,東三郡效忠於漢廷,但實際上,卻是半割據之地。
“曹操的大軍,本在宛城,而宛城離東三郡又極近,莫非……”
’劉備喃喃自語間,神色驚變。
諸葛亮卻冷笑道:“主公所言不錯,看來曹操的真正目標,並非是劉封,而是主公,他這是想由東三郡奇襲漢中。”
(未完待續)
第二百四十一章 絕望的劉備
曹操這一招夠陰的。!
先是大張旗鼓的聲稱要攻打漢中,讓劉備誤以為,曹操乃是想借此掩護,令劉封調兵入川,而後突襲荊州。
如此一來,當曹操大軍進抵南陽宛城一線後,就會讓劉備一方自以為是在預料之中,不加防備,結果,曹操卻突然再生變招,大軍西奔東三郡,直奔漢中而來。
“怪不得菩賊打著南攻荊州的旗號,這邊卻令夏侯淵強攻陽平,原來他早有算計,就等著我將兵馬調往陽平,待東面兵力空虛之際,趁勢急攻,這曹賊好生陰險。”
劉備怒罵不休,對自己中了曹操的奸計甚感氣憤。
漢中一地,形如一枚桃核,其僅有的一片狹長平地,沿漢水兩岸分佈,被夾在北面的秦嶺與南面的大巴山之間。
南面,有米倉道和金牛道與西川相接。
北面,自西向東分依次分佈著斜谷、駱谷以及子午谷,三條穀道穿越秦嶺,與關中相通。
陽平關位於漢中最西端的山隘間,由此關北上,走陳倉道,則可抵至陳倉城。向西走大道,便可出祁山,進抵隴右。若是南下,經葭萌關、劍閣關,則可直抵成都。
故此,陽平關才被稱為益州咽喉。
漢中最東端,則是黃金戍,過此關順漢水東下,便可進入東三郡。
東三郡名義上雖效忠於朝廷,但實際上卻為申儀等地方豪強控制,這些豪強自保有餘,對漢中卻無法構成威脅。
因此,劉備原本就未在黃金戍未佈署多少兵馬,待到陽平關方面戰事吃緊時,又將該關僅有的一部分兵馬西調。
現如今駐守在黃金戍,以及漢中以東諸縣的兵力,不足兩千餘人,面對著曹操突如其來的數萬雄兵,形勢之嚴峻可想而知。
“先前曹操兵進宛城之時,殼就覺得有點不時勁,沒想到曹賊行動如此迅速,這一來一去的障眼法,倒也真是用得巧妙。”
諸葛亮現在說這些話,有點馬後炮的嫌疑。
劉備的表情愈加的沉重,默默道:“劉封那廝若是知道曹操真正目的,多半會趁火打劫,若然盡起大軍從益州方面發起進攻,我漢中三面受敵,豈不危矣。”
現在看來,劉備的形勢確實極為不利。
黃金成被攻,不調兵增援是不行的,陽平關方面戰事本就吃緊,能從那裡所調的兵力自是有限。除此之外,就只有從葭蔭閬中抽調兵力。但如此一來,南部防務空虛,又會被劉封趁虛而入。
沉吟不語的諸葛亮,俊朗的面容間,冷峻之色陡然凝驟。
他深吸一口氣,正視著劉備道:“主公,黃金戍危在旦昔,不可不調兵調兵增援,依亮之計,不若盡調葭葫兩萬兵馬前去增援吧。””盡調葭蔭之兵?”
劉備吃了一驚,急道:“若將南部兵馬盡數東調,如果劉封趁勢北攻,又將拿什麼來抵禦?”
諸葛亮的嘴角間,浮現出一抹耐人尋味的詭笑,他湊近劉備,壓低聲音,幾乎用耳語說了一番話。
劉備的表情一會驚喜,一會又猶豫,似乎諸葛亮的話,讓他陷入了難以抉擇的境地。
心中思緒滾滾,他不得不站起來,在這堂中來回的踱步,以排解內心的彷徨難定。
“軍師,你這計策太過用險,萬一推算有誤,豈不……”
劉備沒敢再說下去,一想起那般後果,他就膽戰心驚。
好容易才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