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2 / 4)

並感覺到我的理性在進步。

因此,我有理由說,根據絕對合理的類推,在道德方面也存在著良好的增強過程,並且不管自然規律怎麼有力量和怎麼溫和,它也只是逐漸取得完全控制人類的權力的。“

摩萊裡的進步概念帶有明顯的目的論的性質。

他認為,只有從自然給與人的那些屬性中產生的東西,換句話說,只有自然狀態和自然規律,才是必然的。從人類的自然法觀點看。。。

來,人脫離自然以及人類在人為的規律範圍內的一切發展都是偶然的(順便提一下,在柏拉圖的思想中也有類似的觀點)。

“偶然性窒息了人民的血統的感情”。

“無數的偶然性使人們離開了純潔和真摯”。最後,“變化無常的偶然性”就是一切災難,人類在自己的歷史道路上是透過這些災難走過來的。摩萊裡認為,歷史發展的各個階段並不是被因果的依存性聯結起來的統一鏈條上的必要環節。但歷史上的一切“偶然性”

卻又非常嚴整地形成目的論的鏈條。

透過這些偶然性,“萬能的力量企圖引導人類達到永遠善良的境地”。

“沿著這些階段,預見便把人類導致完善境地”。

一切舊的進步理論本來都有某種目的論的因素。而在摩萊裡的思想裡,這因素是以純粹的形式出現的;在他的社會哲學中,進步和“預見的目的”的聯絡是很明顯的。

上面我已經指出,人們在剛一誕生,不知道什麼社會是最好的。摩萊裡認為,人們享受自然狀態的一切福利,並不

①參看本書第81頁。

214

212自 然 法 典

去思考它,不瞭解它的優越性。只有經過無數次的實驗,人類理性才會發現,沒有比純粹的自然狀態更幸福的了。為了要證明這點,為了要從不自覺的黃金時代達到自覺的黃金時代(只有自覺才能使社會制度得到鞏固)

,人類必須經過許多的災難。野蠻時期的災難給人們指出了他們的自然狀態的價值。人們企圖利用一些開始並不完善但以後日益合理的規律來接近自然狀態。一些規律代替了另一些規律。為了使人們瞭解他們的真正的福利的所在,必須透過各種管理形式、各種制度。

但是這個實驗遲早都會使人們一致支援自然。

“純粹的理性慣於接受自然的教訓,並且永遠是服從自然的提示的”。這樣,人類經過許多實驗階段以後,便從過去不自覺的共產主義上升到將來的自覺的共產主義。

摩萊裡認為,將來的共產主義社會應當是統一的經濟整體,受統一的經濟計劃指導,它考慮全體社會成員的需要,並在社會成員中間分配勞動。摩萊裡的共產主義帶有集權主義的性質,他所設想的複雜的經濟組織要進行細緻的分工,要有嚴密的經濟管理制度。在《自然法典》中,這種集權主義觀點佔統治地位,雖然在摩萊裡的早期的著作《巴齊裡阿達》中,我們也看到他很想把社會分成小規模的、自給自足的經濟單位(以一千人為一個單位)

的公社共產主義。

①但是,摩萊裡並不只是對共產主義作一般的評述,他曾兩次比較詳細地描繪了建成共產主義社會的情況:第一次是在《巴齊裡阿達》中,第二次是在《自然法典》第四篇。

①《巴齊裡阿達》法文版第1卷第107頁。

215

附錄(二) 摩萊裡的共產主義理論312

在《巴齊裡阿達》中的描繪,不論在形式上或是在實質上,和在《自然法典》中的描繪比較起來都大為遜色。

①在《巴齊裡阿達》的故事中,使我們更加感到摩萊裡的先驅托馬斯。莫爾、康帕內拉,②以及更早期的法國空想主義者維拉斯、艾德維耳等人對摩萊裡所起的影響。在《自然法典》中,甚至傳統的社會主義原理也得到了出色的發展,這些原理並不是透過敘述某個地方、某個幻想的國家所實現的制度的形式,而是透過逐條的現成法律草案的新形式來敘述的。這些草案並不是沒有發生影響:它們在某種程度上成為巴貝夫及其同志們在自己的密謀一旦成功的時候要實行的、因而預先被制定那些法律的範例;③無疑地,十九世紀前幾十年的空想共產主義者們是很瞭解它們的。

這些符合自然的命令的制度的原則,摩萊裡已在三條“神聖的法律”

④中闡明瞭。第一條是廢除私有制。但在這裡卻有保留,這是摩萊裡及其時代的特徵。作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