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啦好啦,你愛怎樣就怎樣,我要睡覺了。
夜就蒼重起來,小何一下就睡出鼾聲來,老何卻還是難以入睡,他腦子裡不時浮現劉鐵興沖沖地出門去的樣子,可以看出來劉鐵根本就沒有聽出他話中的話。倘若他的暗示被忽略了,被誤解了,那就不異於是誤人前程了。
第二天,何了凡起床後乾的頭一件事,就是把那塊寫著“愛奉承休來問我,喜直判指引前程”的招牌摘了下來,找塊乾淨的塑膠布包著藏了起來。在老胡那裡,他頭一回沒有喝完那二兩酒。在老湯那裡,他頭一回沒有吃完一碗麵。
老何走到街上,買了把篾刀,置辦了做篾活的行頭,還買了兩根竹,搖搖晃晃扛了回來。在流星巷口,他看見老胡和老湯都張大了嘴巴看他。
老何打算找個時間告訴老胡他們:他今後的主業是做篾匠,副業是看相測字。
第十一章樹大未必能遮蔭
劉鐵降生於與大紅山一脈相連的大青山下。
劉鐵的青少年時期與何半音等山地孩子一樣,從小就浸淫在鄉間的神秘文化之中,接受著鄉村神道文化的薰陶和教育。在他剛開始懂事的感官中,聽到的音樂,是嗩吶、胡琴,無論是婚慶還是喪葬,樂師們演奏著大體相同相通的曲調;看到的舞蹈,是道士為亡人唸經、做道場或是作法替病人驅魔捉鬼,他們穿著長袍,手舞足蹈,做著各種誇張的動作,口裡噴著火,打著赤腳在燒紅的青磚上跑過,北方人叫做“跳大神”;一個孩子,最基本的功課是每天早晚要洗淨手腳,心懷虔誠,到櫃子頂上拈上幾根草香,點燃了,去敬奉祖先和神明,家家戶戶都是立有神龕的,孩子小了,夠不上神龕的香爐時,需準備好凳子墊高了,把帶著一家人的敬仰之情和對未來生活的萬千祈望插入香爐之中。大人早晚的功課在地裡,這與種地求生同樣重要的精神勞動,一般便由孩子來完成;許多孩子生下來便要請算命先生“打流年”,“打流年”是根據一個人的生庚時辰來預測一生的福祿壽禧、命運波瀾,都寫在一個叫做“流年簿”的本子上,供一生翻閱。
20世紀50年代某年夏天,大青山某小學一位鄉村教師去縣裡參加暑期學習班時,在報紙上讀到了剛剛公佈的被毛主席授銜的共和國將軍名錄,其中有一個叫做劉大山的名字,他將報道抄了下來,帶回了大青山。他回鄉後沒有進自家家門,徑直來到劉鐵家,那時劉鐵還沒有出生,不過後來劉鐵還是做了他的學生。他把他未來學生劉鐵的父親劉五山從菜園子裡叫回家來問話:你是不是有個兄弟叫劉大山?
劉五山說:我聽說我有個大哥叫劉大山,但我沒有見過他,他出去打仗的時候,我還在娘肚子裡。
你大哥是不是跟毛主席出去打的仗?
我娘說家裡孩子多,沒飯吃,大哥就跟著一支隊伍吃飽飯去了。
你大哥出去幾十年了,就沒有和你們聯絡過?
我娘說他死了。
教書先生告訴劉五山說要是沒搞錯的話,他大哥不但沒有死,還當了將軍。劉五山問道:將軍有好大?
老師說:有省長那麼大。
劉五山便來了精神,立刻按老師指引的去縣裡的民政局落實此劉大山是不是大青山的彼劉大山。
縣民政局很負責任,馬上和上級聯絡,很快落實了此劉大山便是彼劉大山。
劉大山當了將軍的訊息不脛而走,一夜之間便傳遍了大青山,這讓大青山人平添許多光彩。很多人專程跑到劉大山的老家來看這個出了個大人物的屋場有什麼不一樣,結果是不但屋場沒有什麼不一樣,連將軍倖存於世的兄弟三山和五山也沒有半點與山裡人不一樣的地方。當了將軍的劉大山不打算回來,這讓鄉親們很失望。劉三山和劉五山也不打算去北京認兄弟,這一點大青山人很支援。山裡人有個不好的脾氣:不管你的官有多大,錢有好多,你要是擺架子,他尿都不會朝你屙。你敬他一尺,他就會敬你一丈。
一直到劉鐵長到六歲,這個格局才發生了變化。那年劉大山在離開故鄉三十多年後,第一次回家。但劉大山榮歸故里遠遠沒有人們想象的那麼風光。鄉親們不知道:這時的劉大山正因文化大革命運動的衝擊,他的頭上已經沒有光環了,也就無風光好談了。
大伯父在六歲劉鐵的印象中,看上去和一個農民差不多。但大伯父對他說過的一句話他記住了:戰爭年代要出人頭地就靠打仗,和平時代就要靠讀書。
又過了十多年,劉大山第二次回故鄉。這次回鄉跟上次大不一樣,上次只回來一臺小汽車,這次一路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