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劉浩然的構想,上海縣奉議員任期為三年,這是因為劉浩然考慮今後可能要設定省奉議會,而省奉議員任期初步定在五年。因為如果定在三年會有個問題,在這個交通不發達的時代,省奉議員當選之後,千里迢迢趕到省府就職,沒過多久,又要趕回去參選,這工作就無法正常進行了。所以省奉議員任期五年,縣奉議員三年,兩者之間剛好可以錯開,避免撞車。
第二百七十五章 出巡之試點
這一日。劉浩然拿出這些草案與李善長等人商議。
李善長等人首先看的是教育改革草案,看完之後,李善長詫異地問道:“陛下,這教育制度又要改進嗎?”
劉浩然不由笑了。在大明各種機制改革中,教育可以說是改得最頻繁的,從此前的科舉到國考,再到學考、政考分開,後來又是專學、大學分設,基本上每兩年就是一次大變動。
“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善政經民財,善教得民心。”劉浩然只用孟子的一句話回答了李善長的疑。
李善長等人聽明白了,他們原本就知道劉浩然對大明的教育是十分的重視,光是大明每年投入到教育和與之一體的科研上的錢幾乎佔到大明全國財政開支的一半,甚至在北伐時期。這個基數也是依然保持著。而頻繁的教育改制,也是他想為大明找到一個合適的、完善的教育體制。
當然了,李善長等聽出了,這個教字裡除了教育,還包括教化宣傳。劉浩然對這兩全部門的重視,從學部尚書和禮部尚書均加直學士銜就可以看出。
馮國用抬起頭,提出一個建議:“陛下,教育做了改進,軍事教育也該當做出一些改進。如從童學咎業開始,便可招錄合適的少年入軍事學校,如同業學。然後再升入士官學堂和軍官學堂,可以取消士官和軍官預備學堂。”
劉浩然眼睛不由一亮,這的確是個辦法。一般少年童學畢業便是十二歲,可招錄進軍事學校,一邊繼續進行國民基礎教育,一邊進行軍事基礎教育。
“國用,你細細說一下。”
“是的陛下,依臣之見。這種軍事學校可稱之為武備學校。直接從童學畢業生中招錄。三年之後。如果學子們覺得成績不理想,考取軍官學堂無望者,此時可報考士官學堂,經過四隻教育。當是合格計程車官。此後在軍隊中歷練之後還可至軍官學堂深造;而成績優異者可繼續讀滿武備學校的此後三年,考入陸海軍官學堂,如果還有落選者可送入士官學校,經過兩年教育,也會成為合格計程車官。”
聽完這裡,劉浩然不由沉思,這樣一來,一個大明少年可能從十二歲開始就接受軍事練,一直到軍官學堂畢業,預計在軍事教育方面需要花費九到十年時間。也就是說,他從少年到青年這一漫長的歲月完全沉浸在軍事教育的氛圍裡。這樣教育出來的軍官難道不是大明的軍官團和斯巴達嗎?但是弊端就是這樣教育出來的軍人可能會無比地冷酷,以服從為天職,以戰爭為業,而他們的人性可能被削弱甚至被剝奪。
“戰場上的事還是交給職業軍人吧。”劉浩然權衡了利弊,最好還是同意了馮國用的建議。
接著,李善長、劉承志、李道君對教育改革草案提出了一些建議,如大學實行寬進嚴出制度,那麼大學生的命運完全就掌握在大學講師或教授手裡了,如果沒有監督的話,有可能出弊端。
“絕對的權力如果沒有監督。就會產生絕對的腐敗。”劉浩然感嘆道,當時他也沒有想到這一點。記得在另一個世界,某些教授的行為使得人們將這個原本很神聖的職位稱之為“叫獸”並戲稱之白天為教授,晚上是禽獸。而大明現在執行的是比另一個世界更嚴厲的寬進嚴出制度,一個教授或講師在某課目上判定你不及格你拿不到足夠的學分,卻是怎麼也畢業不了,尤其是必修和主修課目。
“諸位愛卿有什麼好的建議?”
“臣有些愚見。”李道君開口道,“臣是讀過江寧大學的,知道學子們的辛苦,也明白陛下此舉的用意。依臣看來,首先要對講師、教授進行一種監督。如三年或五年評定一次,學校或學部可向在讀或已經畢業的學子發出通知,由他們對曾經受教的講師和教授進行評定。如風評太差者,或者對反映的問題情況進行審查,屬實者可以取消該講師或教授資格,這樣也讓那些不正的講師或教授有忌憚之心。”
劉浩然點點頭。這倒不失為一個辦法,又是那些畢業的學子,已經不再像還在學的學子那樣顧及,如果那位講師或教授過去做得太過分的話,難保該學子不會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