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部分(1 / 4)

小說:帝國的覺醒 作者:冷如冰

?”閻漁樵瞟了為之語塞的蹇尚一眼,又繼續說道,“陝西行省八府一十九州八十二縣,全部衙門都已經配備了專職的會計人員,統一採用西洋商會慣用的龍門式複式帳簿。布政司增設審計署專司審計查對帳目,循例每年一、四、七、十月核對州縣帳冊,五月、十一月核對各府帳冊,十二月校對整理行省總目,製成的報表隨當年上繳國庫的稅銀一道承獻北京。此外,審計署每兩年一次對全省土地戶口複核登記,據此擬定來年的稅收計劃。”

“嗯,這想法倒是不錯。”一直沉默在旁的工部侍郎舒時德道,“然而操作起來是否切實可行呢?民間土地買賣十分頻繁,積年下來往往產權糾紛爭執不斷。大多數情況下,下級官吏不行實察即以武斷行事,業戶鄉民則更是頑劣不化,地方豪強欺民霸田的惡事如何避免?”

閻漁樵從官服袖子裡摸出一疊紙券,雙手遞到舒時德面前,“大人請看。”

舒時德接過來細細一看,卻見這紙券上寫得分明,乃是一份再普通不過的地契文書:第一頁的白桑紙上載有買賣雙方簽字畫押的契約條文,第二頁是淡紅底色的官方證明,最後一頁的契尾上貼上著戶部發行的印花稅票據。他不由微微一笑,“就憑這個?我的總督大人哪,這和帝國上下兩京十三司一律通用的文書格式有何不同?”

“不錯,其中並無多大分別。”閻漁樵平靜地回答,“同樣是一契三聯,白契、紅契和契尾一樣也不少。”他頓了頓,直看到大學士們眉頭微微皺起,這才繼續說道:“只是其中一條小小的變化,紅契上不再加蓋縣衙的印鈐。”

舒時德有些惘然地將目光再次投向手中的文書,“律法廷?”

“不錯。”閻漁樵道:“像知府、知縣這樣的地方官員,集行政、司法、財政三權於一體,即使不發生權力的濫用,也難免在行事中不生偏倚。此外,宗族勢力對民事仲裁的過多介入也是法令難以通行的原因之一。因此,我們在陝西改組職官體制,於每縣增設侍廷尉一職,執掌律法廷負責司法裁判,上至權貴下達鄉里,無不在其職權之內。”

“這不可能。”吳若秋搖著頭,一臉苦笑的樣子。“宗法禮教是最簡潔有效的裁判方法,鄉民愚鈍無知,不可能個個都深通大明律,也不會樣樣按照誥法辦事。”

“這正是我們所要努力的。”閻漁樵堅持道:“陝西已經在鄉里開設了不少訟館,這些訟師將負責向百姓宣傳和講解官府法令,並幫助他們解決司法上的難題。當然——”他有些不無惡意地諷刺道:“那些仕官無望的舊式儒生們發揮了不小的用場。”

“原來是這樣。”舒時德淡淡地點了下頭,“蹇大人,您看呢?”

“可以交由議政院討論一下。”蹇尚面無表情地回答,他頓了頓,又轉向閻漁樵道:“閻大人,蹇某素知你軍功顯赫,想不到執政地方也有如此傑出的才幹。短短一年時間,不僅穩定了陝西動搖的政局,還弄出了這麼些新舉措,實在難能可貴呵。”

“大人見笑了。”閻漁樵不卑不亢地略作頷首致意,“漁樵一介莽夫,哪裡懂得這許多道理。能夠取得目下的成就,全都多虧了忠武王大人遣往西安府的三位學政大人。”

果然是這樣麼。蹇尚不動聲色地與其他大學士們交換了個眼色。無怪乎閻漁樵敢於這樣大張旗鼓地施行新政,原來背後是有帝國大學撐腰。如此想必也是在忠武王默許之下的吧。

儘管在名義上,北京帝國大學隸屬於禮部管轄,然而在場的大學士們自然清楚,帝國首相蕭弈天欽賜那道“諸司各部不得干預問訊”的鐵牌究竟有多重的分量。再者說了,那些從歐洲留學歸來的青年學子們個個桀驁不馴,對舊大陸官場所視甚輕,能夠讓他們真心聽命的不過忠武王一人而已。

“那麼您看,諸位尊敬的大人。”閻漁樵趁機再進逼一步,“現在陝西的新政已取得一定成效,我們希望這份成績能夠得到內閣的許可,以及一份保證其合法性的正式檔案。”

“內閣會考慮你的要求,閻漁樵將軍。”吏部侍郎胡波開口道,他做了個明確的手勢暗示會見已經結束。“正式的覆文將會在不久後張貼於六科廊房。”

“那麼,下官告辭了。”閻漁樵微笑著彎下腰去。

第三節 卡珊德拉的預言

與強者的聯盟不可信任。

����������——費德魯斯

1588年10月29日,克里姆林宮。

身著白色制服的侍從們端著如玉似脂的潔白瓷盤,在御廚房與宴會廳間來往穿梭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