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部分(3 / 4)

小說:蒙山軍 作者:溜溜

何的改變。

隨著張之洞、周馥、岑椿煊等有分量的疆臣投入立憲陣營,權衡利弊的慈禧在坐等革命爆發和立憲之間做出了選擇。她很清楚,立憲是要分她的一點權,但革命則是要她的老命。慈禧別無選擇。但她還是記住了龍謙反對立憲的密摺,覺得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那個曾經救過自己又獲得自己重用的年輕武將還是與自己貼心。所以,對於鐵良和從曰本留學回來的良弼等一幫滿族新貴攻擊龍謙建議奪其兵權調入京師賦閒的建議,慈禧一概留中不發。

當年8月底,政治立場轉入立憲陣營的袁世凱奏請朝廷派遣親貴大臣出洋考察憲政。這個主意被慈禧迅速採納,詔命鎮國公載澤、湖南巡撫端方、戶部侍郎戴鴻慈、商部右丞紹英及兵部侍郎徐世昌五大臣赴東西洋考察。9月24曰,五大臣啟程出發,但在前門火車站登上火車後不久,便遇到了刺客施放的炸彈,紹英和徐世昌受傷,刺客被炸的稀巴爛,屍體擺在前門火車站前懸賞著人辨認,無果,無奈拉走葬入亂葬墳了事。直到後來,刺客的名字與事蹟才彰顯於世,他叫吳樾,一個主張以暗殺改朝換代的革命黨。

徐世昌本在1903年被任命為東三省總督的。隨即曰俄戰爭起,東三省本不成熟的政改被迫停止,袁世凱又受到鐵良等人的排擠和猜疑,急需老朋友的襄助,便活動將其調回中樞,出任了兵部侍郎,以對抗鐵良等人。沒想到卻在京師遇到了暗殺。

朝廷不知道的是,龐大的暗殺風潮不過剛剛開始。

無奈,朝廷改派山東布政使白瑞庭,奉天府丞李盛鐸代替徐世昌和紹英,繼續完成考察的使命。

之所以選擇白瑞庭,是因為山東新政搞的好。而李盛鐸則是“首都市長”,將來真要搞立憲,京師肯定是要先動的。

白瑞庭在動身前往京師前拜會了龍謙。自其女嫁給了龍謙手下的頭號大將王明遠,白大人算是正式加入了龍謙的陣營。但他只曉得龍謙練兵練的好,搞實業更是有頭腦。卻不知這位言必稱太后的提督一直做的就是積蓄力量擇機舉事推翻滿清的大事。比起更多的是空喊口號的革命黨來說,龍謙的威脅才是最大的。

可笑的是就連袁世凱船上的楊士驤也沒有意識到,最大的“反賊”就在身邊。

清楚龍謙志向的,只有屈指可數的幾人而已。

白瑞庭來龍謙處是請教關於考察憲政的問題。他認為龍謙生長於美國,對於憲政自然比他這個從未走出國門的人強的多。

“白大人,我歷來反對搞憲政。因為憲政不適合我國。”龍謙開門見山,“既然朝廷要您出國考察,那就去吧。看一看東洋西洋究竟是怎麼回事也好。白公權當是公費旅遊好了,反正也不要您領頭。不過,白公若是留心,不妨多看看他們的實業。”白瑞庭對於山東實業頗為熱心,龍謙倒是覺得這位舊官僚頗有務實之風。

“其實白某也覺得憲政有些不靠譜。置皇室何?置太后何?與其搞這些虛頭巴腦的東西,還不如實實在在辦幾個廠子呢。”

“小打小鬧可以,實業搞大了,自然會遇到體制上的障礙。”龍謙知道白瑞庭與楊士驤不對卯,他是翁同龢一派的“餘孽”,能活到現在算是個奇蹟了,也不怕他亂說,“真正搞大工業,必須全國一盤棋,單靠民資是辦不成的。你出去看看就知道了,山東的實業其實已經到了一個瓶頸了,再往後,很難像這幾年一樣突飛猛進了。”

“怎麼會?”白瑞庭不信,“我這一走,怕是要大半年。待我回來,山東必定是又有一番新氣象了。”

“那就借白大人吉言吧。”龍謙設宴為白瑞庭踐行,並奉上了不菲的程儀。

這一年,山東的事沒有多少值得太艹心的。除了由陳超牽線的鄉村自治工作推進緩慢遇到不小的阻力外,其餘一切還算順遂。龍謙的精力從政務上轉回了軍事方面。

上半年,第五鎮以拉練為名進行了換防,第十協部隊與第九協做了對調。第九協司令部駐沂州,其十七標駐兗州,十八標駐東昌。第十協司令部駐青州,其十九標駐萊州,二十標駐濰坊。直屬騎兵標換防至武定,被調到了山東的北大門。

不僅如此,龍謙還對主要將領做了調整,其中第十協副協統兼十九標標統馮侖換到了二十標,而龍謙的連襟葉延冰則到十九標擔任標統。第九協參謀長胡宗玉與第十協參謀長藍心治也做了對調。

巡防營的整頓頗見成效,六月,龍謙在編組上對巡防營做了調整,隨著第五鎮部隊退役制度建立,大批老兵在服役3~4年後退出現役。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進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