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雖然這樣匆忙的遷移,會給部族造成極大的損失,可是為了部族的生存,也不得不為了。
黑雕軍突然發起全面進攻的時候,早有準備的房當翰海部也是全軍動員,除了在小牛關北面佈置三千騎兵以外,近兩萬主力部隊撲向靈州方向過來的敵軍。房當翰海雖說為了謹慎,但是到了必須要決戰的時候,他也拿出了視死如歸的勇氣,他把西會州党項人的力量集中在黃河岸邊,準備利用騎兵優勢打退黑雕軍主力的進攻,用一場血戰為部族遷移爭取時間。
“大掃蕩”戰役,是黑雕軍經過冬季整軍以來的第一仗,也是新黑雕軍經過冬訓後的第一仗,侯大勇極為看重此仗,親自帶兵前往西會州。
顯德四年五月七日,兩軍主力就在距離西會州五十里的一處開闊地迎頭撞上。
這塊開闊地沒有名,是由黃河沖積而成的一塊平地,站在黃河邊向南望,一塊平坦的大壩子望不到邊,青色的草地如一張無邊無際的綠色地毯,間或在春風中怒放的小花朵,更是讓這塊沖積**原顯得靈動多姿。
劍指秦川 第一百五十六章 爭奪河套(二十一)
更新時間:2008…12…29 14:42:01 本章字數:7337
黃河經過這片漂亮的平地之時,河水並未變得十分混濁,依然有幾分雪山清水的姿色,草地、天空、河水,構成了一幅美麗多情的風景畫。可是,就在這動物都思春的季節,黑雕軍和西會州房當軍三萬多人馬,卻沒有心情欣賞著春日美景,他們竭盡所能地武裝著自己,恨不得把敵手撕成碎片。
侯大勇率領的這一萬黑雕軍,大多是久經考驗的老黑雕軍和獨立軍,全軍分為緊密結合的虎營、獅營和蛟營三大集團,三大集團呈品字形分佈,這是侯大勇根據新裝備對雁行陣進行的變陣,稱為“大雁待飛陣”。
雁頭是山宗元指揮的虎營,左翼是郭炯指揮的獅營,右翼是段無畏指揮的蛟營,左右兩翼均藏於大雁身後,大雁還沒有伸出兩支翅膀,因此,取其意為大雁待飛。侯大勇率領著五百名親衛居於虎營後部,算作是雁眼,在這個位置易於觀察敵情,利於指揮三軍的行動。
兩軍對峙之時,年輕力壯的“風之子”,這匹若爾蓋戰馬比平常的戰馬高大許多,它似乎嗅到了大戰的味道,不停地打著響鼻,用前肢踢打著長滿青草的溼潤地面,侯大勇用手輕輕拍了拍風之子的額頭,風之子才慢慢安靜了下來。
劉黑狗帶著五十名親衛緊緊跟隨在侯大勇身後,這五十人全部使用的是党項人的竹牛弓,黑雕軍和党項多次激戰中,繳獲了數百張竹牛弓,這些竹牛弓製作得頗為精良,射程和準確度都優於黑雕軍常用的長弓,因此。劉黑狗和他身後的五十名神箭手,都是手持清一色的竹牛弓,配上精心製作的鵰翎箭,專門用來射殺敵軍將校,此時雖說兩軍對峙,敵人還遠遠地沒有攻過來,劉黑狗等人都把竹牛弓拿在手上,每人右手上還扣著三支鵰翎箭。做好了迎敵的充分準備。
兩軍對峙了一個多時辰,只聽得党項軍吹起了一陣“嗚、嗚”地號角聲,一隊党項騎兵離開了党項大隊,快速地向東南方向繞過去,直奔黑雕軍左翼。
侯大勇臉上沒有一點表情。平靜地下令道:“擺出防守陣形,上好弩箭。”侯大勇身邊有十名傳令兵,接令後,立刻向各營奔去,與此同時,訊號兵也舉起黑色的防守令旗。
各營接到命令後,立刻擺出了防守陣形。
居於雁陣頭部的虎營是戰車營,黑雕軍戰車營按每車六人的編制,需要配戰車三百輛。可是,靈州和同心舷所有的木匠營分工合作。加班加點地幹,在整個冬季,也只生產出來一百五十輛戰車,其中最先生產的出來的五十輛戰車全部安裝了西蜀連弩。
當新式戰車設計之初。郭炯見獵心喜,提出了要在獅營中裝備這種新式戰車。侯大勇卻認為獅營是黑雕軍中最精銳的騎兵,若裝備戰車,反倒有此不倫不類,經過反覆思考、權衡利弊之後,侯大勇就把新式戰車安放在山宗元地虎營,虎營變成戰車營之後。編制進行了相應擴大,分為三個部分,一是五百名屬於西蜀連弩營,二是一千黃樺弩手,他們的標準裝備為黃樺弩、長弓、侯家刀和一面步兵方形盾,三是一千陌刀手,這一千陌刀手全部身穿新式戰甲。
一百輛戰車主要目的是運兵和糧食,以及在野外營時做為防護掩體,但是,除了五十輛裝有西蜀連弩的戰車外,其他戰車並不參加戰鬥,也就是說,兩軍交戰的時候,黃樺弩手和陌刀手就是純粹地步軍。
為了增加步軍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