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部分(2 / 4)

處。

袁紹自從反客為主,從韓馥手裡奪得冀州後,客觀公允的說,還是給冀州百姓帶來了相對安定的生活,至少以鄴城為中心的這一塊區域,已經很多年沒有遭過兵災了,你再看看大漢十三州的另外十二個州,除了地處南荒的交州,哪個不是兵禍連結?

袁紹也一向以治鄴有功而自詡。

很少有人知道,一開始袁紹的志向其實只是想當一個能吏,所以他才會很傻很天真的跟曹操商量:是不是另立劉虞為皇帝?因為劉虞當了皇帝,他袁紹就有擁戴之功,就可以成為權力最大的大臣,從此大展手腳了。

結果曹操根本不來氣,事情就沒幹成。

不過這已經是從前的老黃曆了,現在,袁紹的野心已隨著治下地盤的擴大,自身實力的增加而迅速膨脹,現在他已經不再滿足於當一個能吏了,現在他想要當皇帝了,要不然他也不會擺出這麼大的陣仗去迎接袁否。

別人或許都以為,他袁紹這麼做是為了向天下士子展示他的胸襟。

只有袁紹自己知道,他這麼做根本就只是為了玉璽。

袁否忙著觀察冀州的軍民百姓,卻不知道身後也有別人在觀察他。

一個頭戴峨冠的清矍老者從袁否身上收回目光,對身邊的文士說:“正南兄,關於公子否入鄴,你是怎麼看的?”

文士搖搖頭,嘆道:“冀州從此多事矣。”(未完待續。。)

第267章 激辯

接下來幾天,袁紹在他的大將軍府大擺筵席,宴請冀州所有六百石以上的文武官員以及河北所有的名士、豪強以及各大世家的代表人物,並且在筵席上再次鄭而重之的向來賓介紹了袁氏的麒麟兒——袁否。

不可避免的,袁否的那點事也被袁紹一而再、再而三的拿出來顯擺。

在袁紹幽默、風趣、生動的敘述中,曹老大、孫策還有周瑜很不幸的成了反面襯托,總被袁否各種吊打。

總而言之,袁否算是正式踏入冀州權利場了。

套用後世的官場術語,就是袁否正式進入了冀州人民的政治生活了,從今而後,販夫走卒在茶餘飯後多了份談資,大家閨秀在寂寞無聊之時多了個相思的物件,而冀州官場的那些日逐邊緣化的官員也多了份念想。

當然了,袁氏的世子之爭也勢必會變得更加的樸朔迷離。

煙花散盡,一切事物終究都要回歸本真,三天流水筵席之後,一個議題就迅速提上議事日程——該如何安排袁否?

“在下以為,堅決不能以公子否為主將!”

審配從席上跪坐起身,先是目光炯炯的環視了大堂上所有的官員一圈,又返身向著袁紹長長一揖,義正詞嚴的說,“主公豈不聞,尾大不掉乎?”

尾大不掉,說的是春秋時期,楚國國君楚靈王的典故。

楚靈王熊虔打算封他的弟弟熊棄疾為蔡公,去詢問大臣申無宇的意見,申無宇說。樹枝大了一定會折。尾巴大了就不聽使喚。意思是說,不能夠封熊棄疾為蔡公,熊虔不聽,依然封熊棄疾為蔡公並且讓他去治理蔡地。

最後熊棄疾果然篡位,便是楚平王。

審配提及尾大不掉這個典故,就是想提醒袁紹,袁否雖然是袁氏子弟,卻是旁支。一旦旁支的勢力太大,就必然會威脅到嫡支。

審配的出發點當然是沒問題,但他選的典故卻不怎麼恰當。

郭圖立刻抓住了審配的紕漏,起身先是向著袁紹畢恭畢敬的長長一揖,再轉身面對審配時卻已經變得疾言厲色,大聲說:“主公英明神武,寬刑罰、減賦稅,又豈是楚靈王熊虔此等窮奢極欲、橫徵暴斂之國君能比?”

辛評也不失時機的幫腔,說道:“公則兄所言極是,若非楚靈王熊虔窮奢極欲。郢城百姓又豈會揭竿而起?楚平王熊棄疾雖據蔡地,擁兵十萬。若非楚靈王熊虔橫徵暴斂,他又豈會起兵伐郢,為民請命?”

郭圖說:“所以,只要君主立身恃正,治國有方,又何懼臣下尾大不掉?”

辛評說:“反之,若是君主立身不正,治國無方,縱旁系子弟不在其位,焉知外姓臣子就不會篡位?從三皇五帝以下,外姓篡位的例子還少嗎?遠的就先不說了,本朝便有王莽之先例在,元圖兄又怎麼不說呢?”

郭圖又回過身向著袁紹長長一揖,說道:“主公威加海內,普天之下無不歸心,率土之濱無不鹹服,而今公子否不遠萬里攜傳國玉璽來歸,更足以證明主公乃是天命之子,公子否或許頗知兵,又豈能與主公相提並論?又哪來尾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