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趁勢佔據邠寧,李思孝焉能自請致仕,舉其弟李思敬為鄜坊節帥,再投大王'見附文'?今次大王費盡心思,才再得鄜坊,然則鄜坊党項,牆頭草而已,若有蒲州大軍兵臨城下,焉能不叛?”
保塞節度使胡敬璋'見附文'也道:“鄜坊若失,我延州便成孤城,必不可保。”
秦州的天雄軍節度使李繼崇'見附文'聞言也立刻道:“誠如其理,邠寧失則涇原必叛,涇原叛則秦州亦成孤城,某又離鎮來援乾州,則秦州勢必亦不可保了。”
關中諸鎮都說邠寧、鄜坊必救,而李茂貞之兄山南西道節度使李茂莊、武定軍節度使李繼密、昭武軍節度使李繼忠'以上數人及各鎮沿革,均請見附文'等人則言:“大軍齊聚乾州,所為何事?破李存曜是也。李存曜何在?正往乾州而來!此時不與李存曜決戰,而分兵去就邠寧、鄜坊,勢必使我軍由強變弱。李存曜雖然分兵,乃分華州降軍,其主力卻盡在麾下,全往乾州而來,我若分兵北上救援邠寧、鄜坊,倘若乾州不保,邠寧、鄜坊難道便能保住?”
曾短期出任同州匡國節度使、現留李茂貞身邊的李繼瑭'見附文'也道:“大王,李存曜挾河中大戰餘威,使韓建幾乎不戰而降,實則自入關中,並未打過硬仗。他本得了華州降軍數萬,勢力大張,然則卻張揚無忌,竟分兵去掠邠寧、鄜坊等鎮,犯了兵家大忌。如今他來乾州,據我軍探馬打探以及長安密報,他所領不過三萬戰兵,大王何不先一舉擊破李存曜!只要李存曜所領蒲軍主力戰敗,華州降軍難道還不好招降?某以為諸位兄弟同袍都將李存曜看得太高了些。”
他見眾人皆朝他看來,心中得意,故意拿捏姿態,假意沉吟片刻,才道:“某意此人年紀輕輕便身居高位,此番又迎官家迴鑾,進了長安,其在官家面前也必然風光無限正因為如此,他必已飄飄然忘乎所以,這才分兵掠取邠寧、鄜坊,卻忘了我大軍齊聚乾州,只要擊破他這中軍主力,邠寧、鄜坊自安!請大王斷然處置,犒賞全軍,一舉擊破當面蒲軍,威震天下!”
李茂貞聞言大喜,道:“此言極善!”剛欲定計,卻有軍士來報,言蜀地戰事日緊,遂州刺史侯紹帥眾二萬,合州刺史王仁威帥眾數千,鳳翔將李繼溥率援兵二千,皆降於王建。王建攻梓州越急。不久,顧彥暉聚其宗族及假子共飲,遣王宗弼自歸於建。酒酣,命其假子顧瑤殺自己及同飲者,然後自殺。王建於是攻入梓州,城中兵尚有七萬人(包括輔兵),王建大喜,命王宗綰分兵徇昌、普等州,以王宗滌為東川留後。
李茂貞大驚之後則是大怒,憤然道:“賊王八欺人太甚!待某擊破李存曜,必將親討蜀地,不死不休!”
眾將見李茂貞震怒,知道事已難改,只得紛紛領命,各自下去準備迎戰蒲帥李存曜。
附文:李茂貞勢力範圍及其在本書中因李曜“蝴蝶效應”而出現的某些變動。
晚唐自廣明以來,唐廷日衰,政令不行,基本上已經失去了對地方的控制。各地藩鎮林立,稱霸一方。此時,盤踞在關內道西部的鳳翔節度使李茂貞也開始以鳳翔鎮為中心向四周擴張,走上了割據道路。唐亡後,李茂貞開岐王府,建立偏霸政權,在中國北方儼然與梁、晉兩大勢力集團成三足鼎立之勢。李茂貞的割據政權雖然沒有被史家列入“十國”之列,但它的實力確比南方某些政權還強,是晚唐五代時期重要的一股地緣政治勢力。後世學界很長一段時間內對李茂貞割據的研究都不如何重視。偏於一隅的李茂貞何以與咄咄逼人的梁、晉爭霸,其勢力範圍及影響到底有多大?
關於李茂貞割據的地域範圍,史書記載不一。《舊唐書》卷二十上雲:“(乾寧元年)時茂貞有山南梁、洋、興、鳳、岐、隴、秦、涇、原等十五餘郡,甲兵雄盛,凌弱王室,頗有問鼎之志。”《新五代史》卷四十《李茂貞傳》則記載:“初,茂貞破楊守亮取興元,而邠、寧、鄜、坊皆附之,有地二十州。”《冊府元龜》卷一七八雲:“(李)茂貞自天覆初反正之後,朝廷多故,盡並河西四鎮及秦隴四州、山南八府,父子兄弟方牧十餘人。”上述史料反映的俱是唐末李茂貞鼎盛時佔據的地域廣度,但不甚準確。其實在不同時期,隨著時局的變化和李茂貞自身實力的盛衰,其佔據地域也不同。因此必須用一種動態的標準和眼光對李茂貞割據地域的範圍進行考察。如果以貞觀十道為地域標準對李茂貞割據的地域範圍進行考究,其割據期間的實際統治疆域大約是如下情形:
首先可以確定的是,李茂貞佔據了關內道大部分地區。
光啟三年七月,李茂貞以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