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蕩平汴賊!”
眾將剛剛在解州城南被李曜訓斥,此番都摩拳擦掌要展現一下威風,轟然應命。李嗣昭也急道:“正陽副都統,末將請命出擊!”
李曜露出笑容:“此番乃是全力出擊,自然少不得要仰仗九兄武威。”
李嗣昭大喜,猛一抱拳:“多謝副都統成全!”
於是大軍略做休整,輔兵幫戰兵穿好戰甲,為戰馬裝上輕裝,大軍立刻向前方殺去。
說到戰馬的裝備,特別是沙陀騎兵的裝備,就不得不對唐代騎兵的發展和變化作一說明。
中國古代自十六國至隋代,一直以“甲騎具裝”即人馬都披鎧甲的重騎兵為軍隊的主力,至唐初卻一變為以人披鎧甲,馬不披甲的輕騎兵為主力,箇中原因何在,一般認為,隋末農民大起義和隨之而來的世族門閥的衰落是甲騎具裝衰落的原因,而事實恐怕並非如此。真正的原因,是由於隨著戰爭實踐的發展,逐漸發現了甲騎具裝的一些重大缺陷——主要是機動性差,以及殺傷兵器的發展和北方少數民族尤其是突厥輕騎兵的影響。
公元7世紀前後,從西亞、北非到東亞,重騎兵都面臨輕騎兵的強勁挑戰,形成了以輕騎兵壓倒重騎兵的普遍趨勢。在西亞、北非,阿拉伯輕騎兵擊敗了波斯和拜占庭的重騎兵,輕騎兵代替重騎兵成為戰場上的王牌,在中亞,新興的突厥王國以輕騎兵擊敗了柔然的重騎兵,突厥代替柔然成為草原霸主。而在中原,新興的唐以輕騎兵擊敗了隋的甲騎具裝,輕騎兵代替甲騎具裝成為軍隊的主力。在西亞、北非和中亞,重灌騎兵的衰落顯然與農民大起義和世族門閥的衰落無關,而主要是與其機動性差有關。
在中原,甲騎具裝的衰落也首先是由於其機動性差。沉重的具裝鎧甲雖然帶來了防護力的增強,卻減弱了機動性。據考古發現,一件完整的鐵具裝,約重40至50公斤,特製的重鎧可達100公斤。南宋初年,一領鐵甲的重量是45至50斤(約,26。86—29。84公斤)。可見,戰馬馱載的人甲和馬具裝的重量至少有60—80公斤,最重者可達130公斤。重鎧增加了戰馬的負擔,使其難以持久戰鬥,只有高大健壯而又穩重的馬匹才能充當甲騎具裝的坐騎,即使是這樣的高頭大馬也只能以小跑、慢跑衝鋒。
騎兵是進攻型的兵種,機動性是騎兵作戰的基本特點,失去了快速機動能力,就等於改變了這一兵種的性質,就難以體現其優勢。早在先秦時期,孫子就提出,“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認為作戰時應以正面軍隊與敵交戰,而以側擊、迂迴、包圍等取勝,很重視機動作戰的作用。但由於當時的軍隊以車兵和步兵混合編成,車兵受道路的限制很大,步兵靠雙腳步行,行動速度比較慢,二者的機動性都還很差,這一主張在實踐中受到不少限制。只有到西漢時期,以輕騎兵組成的騎兵大集團出現後,這一主張才得到較充分的實踐。騎兵大集團的出現使軍隊由注重力的對抗轉變為注重尋找和創造機會,其實質是透過機動、速度來體現軍隊的戰鬥力。
魏晉南北朝以降,騎兵發展為人馬都披鎧甲的甲騎具裝,防護力雖然提高了,機動性卻降低了。李耀認為機動性、突然性、翼側突擊和衝鋒的猛烈性這四項因素是古代騎兵戰術的基礎。而要真正發揮這些因素的潛在作用還需依仗馬匹的高度機動性。後世英國某軍事史學家也認為騎兵的“王牌為速度和時間而不是打擊力”。隨著戰爭實踐的發展,甲騎具裝的弱點逐漸暴露出來。甲騎具裝機動性差,雖然適於正面突擊,卻不適於實施機動戰術,不宜於穿插、迂迴,出奇制勝沉重的具裝使其戰術簡單、行動遲緩。
雖然甲騎具裝在對付裝備簡陋的步兵時具有明顯的優勢,但在對付機動靈活的輕騎兵和裝備精良的步兵時則往往力不從心,甚至處於不利地位。隋軍在與突厥作戰時“每慮胡騎奔突,皆以戎車步騎相參,輿鹿角為方陣,騎在其內。”這說明隋軍的甲騎具裝很難單獨抵擋突厥輕騎兵機動靈活的進攻,需要與步兵配合作戰,方能與之抗衡。這和十字軍重騎兵與塞爾柱土耳其輕騎兵作戰的情況十分相似。由於行動迅速的塞爾柱輕騎兵經常避開笨重的十字軍重騎兵的正面進攻而迂迴其側翼和背後,十字軍發展了一種步騎協同的戰術,即以步兵弓箭手組成牢固的掩護屏障,騎兵在其後,當騎兵要發起衝鋒時,步兵則讓開通路,以二者的協同來與塞爾柱輕騎兵對抗。隋義寧元年(617年),李淵在太原起兵,西取關中。九月,隋將“桑顯和率驍果精騎數千人”,夜襲唐軍,唐軍初戰不利,“諸軍多已奔退”。此時,率部眾隨唐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