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數千年之歷史,民智汙塞,開通為難。欲動天下者,當動天下之心,而不徒在顯見之跡。動其心者,當具有大本大源。今日變法,俱從枝節入手,如議會、憲法、總統、內閣、軍事、實業、教育,一切皆枝節也。枝節亦不可少,惟此等枝節必有本源。本源未得,則此等枝節為贅疣,為不貫氣,為支離滅裂,幸則與本源略近,不幸則背道而馳。夫以與本源背道而馳者而以之為臨民制治之具,幾何不謬種流傳,陷一世一國於敗亡哉!而豈有毫末之富強幸福可言哉?”
當然,革命的理想沒有現實的基礎,不去尋找實現理想的可靠力量,這個理想也只能是空想、幻想。不過,一個極其重視實踐、重視行動的革命家,還沒有找到一條理想大道的時候,他首先極力去探索這個理想,這個“大本大源”
,從建立正確的世界觀出發去尋找變革現實的革命理論,那麼,這種真理的追求是具有無限的現實意義的。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缺乏燃燒著革命熱情的追求真理的精神,是不可能成為一個
96
09思想主流與精神方向
真正的革命家的。青年毛澤東雖然還不可避免地帶著唯心主義的觀點去探索他的“大本大源”
,但是他是完全理解到理論的力量的。既然要走出一條前無古人的“再造之”的革命大道,他怎麼不首先急於在這茫茫黑夜之中去找那盞指路明燈呢?
他當時的這種精神狀態,是完全符合於20年之後,他在《實踐論》中關於理論的意義和作用的這一說明的:“在馬克思主義看來,理論是重要的,它的重要性充分地表現在列寧說過的一句話:‘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革命的運動。
‘然而馬克思主義看重理論,正是,也僅僅是,因為它能夠指導行動。“
毛澤東從一開始產生革命意識之時起,就不是一個坐而論道的人。他從來把實踐、行動看成第一位,而且逐漸從實踐中悟出知與行之間的正確關係。這種品質日益為後來的歷史所證明。他同當時一般的先進知識分子截然不同之處,就在從學生時代起,總是想方設法多瞭解社會生活的實際情況,就十分重視同工農群眾的聯絡,尋找機會接近他們、瞭解他們,虔誠地為他們辦事,同時虛心地向他們學習。在第一師範讀書時,利用暑假同蕭子升到洞庭湖周圍各縣“遊學”
,瞭解各地社會經濟文化和民間疾苦的真實情況,這決非偶然之舉、平常之事。他是中國農民的兒子,自幼在農村生長,同農民一起在田間長年勞動過,對農民有著深厚的感情。他的歷史知識和少年時代的經歷,也幫助他逐漸認識清楚農民是中國曆代“造反”之源。在學友會創辦夜學之後,他獲得同工人接近的機會,瞭解到他們的一些生活狀況以及罷工的原由。
1916年至1918年間,長沙的手工業工人由於生活費用過
97
思想主流與精神方向19
高,紛紛要求增加工資,如香幫(做迷信品的)
、染工、鋸工、籮夫(碼頭工人)
、人力車伕,以及湘潭的鐵業工人等,都發生過罷工鬥爭。
特別是1917年4月,水口山三千多礦工為要求發紅獎,全體罷工,一個工人被打死的事件,給社會上的影響最大。這類訊息當時長沙的報紙上都有詳盡的報道。這種情況當然促使他對許多社會問題深加思考。
關於毛澤東當時如何探尋解決中國問題的途徑的這種情況,徐特立在一次回憶中這樣說道:“毛澤東同志在學校讀書的時候,正當第一次世界大戰,民主革命思想瀰漫在學校裡。
他著意研究辛亥革命失敗的原因,他的結論是由於中國知識分子脫離了群眾。任何革命,若要成功,革命中的知識分子領袖必須同國內的人民群眾密切地聯絡起來。第一次大戰甫告結束,我邀他同往法國留學,他便是由於看到了這一點而拒絕我的邀請。他寧願多增加一點關於本國的知識。“
①
根據以上有限資料的探討,青年毛澤東這時的社會觀雖然還不是歷史唯物主義的,還不懂得階級鬥爭是歷史發展的原動力,但這個問題對他來說是比較容易解決的。因為他不是空懷著改造中國、改造社會的志願,而是為此尋找一切機會去接觸人民群眾,接觸各種社會實際,從這種接觸所得到的理解,自然最為堅實。
一旦投入到現實的火熱的政治鬥爭,尤其是有了十月革命的榜樣,在已經具有的初步的唯物論和比較紮實的辯證法思想的基礎上,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