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體是無德智也。”
“體者,為知識之載而為道德之寓者也。”
文章明確指出,人類的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都依賴於人的整個身體官能,“夫知識之事,認識世間之事物而判斷其理也。於此有須於體者焉。直觀則賴乎耳目,思索則賴乎腦筋,耳目腦筋之謂體,體全而知識之事以全。故可謂間接從體育以得知識。”
這就是說,人認識周圍世界和接受知識,都是身體特別是大腦的作用,是以整個身體五官為物質基礎的。
從以身體為基礎的觀點出發,文章進而反覆說明了體育和智育、德育之間的辯證關係,它們是互相聯絡、互相影響的;一個人的體質如果不強健,就不能很好受教育,增知識,乃至強意志。
“體全而知識之事以全。”
“今世百科之學,無論學校、獨修,總須力能勝任。力能勝任者,體之強者也;不能勝任者,其弱者也。”針對當時學校教育不重視體育,文章強調“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蠻其體魄;苟野蠻其體魄矣,則文明之精神隨之。”
從而批判了所謂精神活動與身體無關的片面觀點:“又嘗聞之,精神身體不能並完,用思想之人,每歉於體;而體魄蠻健者,多缺于思,其說亦謬。”指出這種思想
88
28思想主流與精神方向
同中國自古以來重文輕武的觀念有關:“我國曆來重文,羞齒短後”
,①“積習難返也”。
關於宇宙事物無不處在運動變化之中,對立著的事物經常在互相轉化,這一唯物辯證法的本質,文章中有比較明確的闡述。
中國古代許多思想家特別是宋明理學家,多非動主靜。
文章對此極不以為然:“朱子主敬,陸子主靜。靜,靜也;敬,非動也,亦靜而已。老子曰無動為大。釋氏務求寂靜。
是或一道,然餘未敢效之也。
愚拙之見,天地蓋唯有動而已。“
認為動才是養生的要義。
“動之屬於人類而有規則可言者,曰體育。”
“今日之運動,承乎昨日之運動,又引起明日之運動。”
而人的身體是在不斷變化發展中的。
“人之身蓋日日變易者:新陳代謝之作用不絕行於各部組織之間,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聰可以聰,雖六七十之人猶有改易官骸之效,事蓋有必至者。”
“天地蓋唯有動而已”
,這是一個極其重要的論斷。我們可以作這樣的推想,即在作出這個論斷的時候,作者必定有更深更廣的思考,而決不是隻限於體育之道。這在前述《倫理學原理》批語中,已反映出這個極其重要的思想特徵,這是作者世界觀與人生觀的一箇中心觀念,可說貫穿於一生。
由於樹立了“天地蓋唯有動而已”的堅定的認識,文章於是特別談到人的身體強弱這個矛盾,在一定的條件下是可以互相轉化的:“又聞弱者難以轉而為強,今亦知其非是。蓋
①短後,指衣的後幅較短,便於勞作。後來也稱軍人之衣為短後衣。此處“短後”借指軍人。
89
思想主流與精神方向38
生而強者濫用其強,不戒於種種嗜慾,以漸戕賊其身,自謂天生好身手,得此已足,尚待鍛鍊?
故至強者或終轉為至弱。
至於弱者,則恆自閔其身之不全,而懼其生之不永,兢業自持;於消極方面則深戒嗜慾,不敢使有損失;於積極方面則勤自鍛鍊,增益其所不能。久之遂變而為強矣。故生而強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這就是說,只要充分發揮了人的主觀能動作用,”深戒嗜慾“
,“勤自鍛鍊”
,人的身體是完全可以由弱轉強的。因此文章開宗明義即指出:身體“堅實在於鍛鍊,鍛鍊在於自覺”。
“欲圖體育之有效,非動其主觀,促其對於體育之自覺不可。”
關於事物的發展,矛盾的解決,在“圖體育之有效”這個問題上,文章已具有“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透過內因而起作用”
(《矛盾論》)這樣鮮明的辯證觀點:“學校之裝置,教師之教訓,乃外的客觀的也。吾人蓋尚有內的主觀的。”
“苟自之不振,雖使外的客觀的盡善盡美,亦猶之乎不能受益也。故講體育必自自動始。”在分析了當時學校和社會上一般人“不好運動之原因”後,文章說:“屬於主觀,改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