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語:“此類是古非今之思想,不獨我國,西洋亦有之。”
1917年8月23日致黎錦熙的長信中,關於這個問題尤其說得明確:“懷中先生言,日本某君以東方思想均不切於實際生活。誠哉其言。吾意即西方思想亦未必盡是,幾多之部分,亦應與東方思想同時改造也。”這裡的西方思想,顯然是指西方資產階級的社會政治學說。可見毛澤東對待西方文化的觀點,已超過當時以陳獨秀為代表的進步知識分子的認識水平。
關於毛澤東當時的社會政治思想,最主要之點,他自己說得很明白:“我反對軍閥和反對帝國主義是明確無疑的。”
他的熱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堅決的革命精神,可以說是同他追求真理之心同時俱生、與日俱增的。從對待社會、國家、世界,直到家庭、學校、師生關係,一切方面都反映了他的“除舊佈新”
的思想。
他時時刻刻關心國內與世界形勢的變化;他從不畏懼嚴峻的實踐與鬥爭。雖然前面敘述的還只是他學生時代的一些活動,但從這些活動中,不論是參加辛亥革命當一名新軍的列兵,或是在學校中反對袁世凱的帝制醜劇,帶領同學繳北軍的槍械,還是為追求真理而頑強學習,尤其是團結同志成立新民學會這樣的戰鬥團體等等,都可以發現一個最根本的特點,就是他這時已表現出一個真正革命家的品質。
正像恩格斯對馬克思所作的評語:“他首先是一個革命者。
鬥爭就是他的本分。“
五四運動以前,進步的思想界對帝國主義的認識還是很模糊而且謬誤很多的。
例如陳獨秀在1914年寫的文章,稱朝
93
思想主流與精神方向78
鮮、印度亡於日本、英國後,據說“百政俱興”
,比之中國的混亂似乎反而是值得欣羨的:“亡國瓜分,亦以為非可恐可悲之事”。
直到五四前夕,他還承認日本可以繼承德國在山東的權利,對巴黎和會更是存在著許多幻想。毛澤東當時究竟是怎樣“明確無疑反帝國主義”的呢?
請看這個23歲的青年學生的革命立場何等堅定,對國際政局又分析得何等透闢,對形勢的預測又是何等準確。
下面是前面引用過的1916年7月25日致蕭子升信中論中日關係前途一段的具體內容:“此約(按指”日俄協約“)業已成立,兩國各尊重在滿蒙之權利外,俄讓長春濱江間鐵路及松花江航權,而日助俄以槍械彈藥戰爭之物。
今所明布者猶輕,其重且要者,密之不令人見也。
大隈閣(按指當時日本以大隈重信為首相之內閣)有動搖之說,然無論何人執政,其對我政策不易。思之思之,日人誠我國勁敵!感以縱橫萬里而屈於三島,民數號四萬萬而對此三千萬者為之奴,滿蒙去而北邊動,胡馬駸駸入中原,況山東已失,開濟之路已為攫去,則入河南矣!二十年內,非一戰不足以圖存,而國人猶沉酣未覺,注意東事少。愚意吾儕無他事可做,欲完自身以保子孫,止有磨礪以待日本。吾之內情,彼盡知之,而吾人有不知者;彼之內狀,吾人寡有知者焉。吾願足下看書報,注意東事,祈共勉之,謂可乎。“這封信是1916年寫的。對照陳獨秀在五四前夕對待日本的態度,他們之間的差距多麼明顯!
關於必須用革命手段以改造中國、改造社會的政治觀念,這個青年學生當時是極其鮮明的。
《倫理學原理》書上有這樣一段話:“傳統足以阻革新之氣,而過去足以壓制現在,對待
94
8思想主流與精神方向
新時代之能力,積逐漸消磨,而此歷史界之有機體,卒不免於殄滅。“他在這上面鄭重地批道:”中華民國正處此地位。“
接著他用變化日新的觀點,論述了改革的必要性:“世上各種現象只有變化,並無生滅成毀也,生死也皆變化也。既無生滅,而只有變化,且必有變化,則成於此必毀於彼,毀於此者必成於彼,成非生,毀非滅也。生於此必死於彼,死於彼者,必生於此,生非生,死非滅也。吾嘗慮中國之將亡,今乃知不然。改建政體,變化民質,改良社會,是亦日耳曼而變為德意志也,無憂也。惟改變之事如何進行,乃是問題。
吾意必須再造之,使其如物質之由毀而成,如孩兒之從母腹胎生也。國家如此,民族亦然,人類亦然。各世紀中,各民族起各種之大革命,時時滌舊,染而新之,皆生死成毀之大變化也。“
這段批語從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