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3 / 4)

小說:農業中華 作者:月寒

現在守備隊士兵穿的軍裝,也是類似工藝紡織而成。紡織廠和化工所聯合,處理棉線已經有了一定的程式。不同效果的棉線有好幾種。防水,保暖,透氣等特性的紡織工藝已經很成熟。

第六十一章 李明毅

劉英在打下公安後,停下了。武昌雖然形式依舊混亂,但是隨著黎元洪被推選為湖北都督,辛亥革命出現了勝利的跡象。劉英近在咫尺卻沒有增援武昌,有擁兵自重的嫌疑。所以黎元洪派員質問劉英。

劉英還是沒有擺脫歷史的怪圈,分兵兩路。劉鐵帶著一個團增援漢口,劉英帶著一個團與安襄鄖荊招討使季雨霖部合編。為了消除猜忌,劉英將這個團交給劉傑任團長,自己任沼討部軍務處處長。

不過革命軍在合編後很快就打下了棗陽和襄陽,並進入河南。

只是實際上,整個革命軍的兵權落入了洋務派軍閥的手中。李明毅大怒,辭職回到潛江,沒過多久隻身前往上海,他要去找孫中山。走之前,李明毅回了新民鎮和大李家灣一趟。

張春和麗質接待了他。

李明毅看著已經煥然一新的街道和繁忙的建築工地,良久才說:“張大人,我真的錯了嗎?失去了軍權,革命勝利了又怎麼樣。我還是沒能阻止張大人擔心的情況發生。”

張春笑道:“其實沒有關係,革命總需要一個過程,這也許是過程中的一部分。”

李明毅嘆了口氣:“可是我不認為張大人能夠成功,雲龍鎮,有我幫忙。可是如果繼續下去,你要面對的是整個天下,你要和全天下人作對?”

張春搖搖頭:“不是這個道理,軍閥地主就是天下人?窮人多還是他們多?”

李明毅指了指勞作的人們說:“這些人,你的勢力大,他們聽你的。可是當別人勢力大,他們也會聽別人的。如果劉處長揮軍拿下你,他們頂多為你掉幾滴眼淚而已。”

張春就閉上了嘴,因為回答這個問題沒有任何意義。李明毅屁股佔的位置決定了他不可能相信他眼中愚昧無知的“泥腿子”。

李明毅也知道這樣的話題討論下去沒有結果。長嘆了一聲,苦笑道:“我要南下,我要去尋找希望。也許過幾年,我回來投奔你也說不定。畢竟是老鄉,幫過你這麼大的忙,到時候你得給面子。”

張春猶豫了一下說:“其實你應該留在劉英身邊,無論是對誰都有好處。”

李明毅看了張春一眼,見張春說得真誠,也就沒有反駁。只是哼了一聲:“豎子不與為謀,想要革命豈能瞻前顧後。”

由於天門始終處於混亂,敢前來新民鎮和拖船埠鬧事的不多,但是白馬鎮的幾個鄉村在被趕到外地的鄉紳的鼓動下,多次受到騷擾。

陳繼祖終於打通了雁門口到白馬的道路,卻無法撤回仙女,因為白馬的局勢不容樂觀。於是帶著一部分修路的青壯年和張霖越帶的民兵組建了民兵連。陳繼祖為連長,張霖越對老大哥陳繼祖還是有幾分懼怕的,雖然陳繼祖總是默默地做事,很少出頭說什麼。

徐振鵬將繳獲的漢陽造分發各村,比較精良的配發給了民兵連。王仁彬的護礦隊也配發了槍支,並把兩門大炮和幾十發炮彈給了他們。

陳繼祖和張霖越全殲了幾次流竄的亂兵後,白馬總算安定下來。而護礦隊也擊退了鍾祥敗退下來的潰兵,俘虜的一百多人,全部送到仙女煤鐵礦做苦工。

仙女經過幾次移民,人口達到了八千多人,大部分都是以前的湖匪和山民。那裡因為要支援新民鎮和白馬鎮,除了冶煉廠、鑄造廠和機械廠在動工建設以外,基礎民工設施還都沒有,連學校也沒來得及建,孩子們都在雁門口小學堂讀書。

當然最關鍵的是,張春沒有可用的人了,幹部訓練班和學生已經全部派出了。剩下的中學一年級的學生,總得要把基礎學完吧。他們的年紀也太小了,十四五歲放出去說什麼也不忍心。張霖越就是過早放出去耽誤了的人才。

新民鎮,隨著佃戶和僱農分了田地。田畝多的富戶們完全請不到長工來代替自己耕作。就算是請僱工,因為張春在建築工地配發的生活極好,生活費用高,還在為這些家庭新建住房,這些住房除了沒有靠街面的門面房,規格與富戶們差不多。富戶們怎麼可能給僱工這樣的待遇?這不是請僱工,是請爺爺呢。

這些富戶們紛紛停止了僱傭長工或者短工,自己下田摘棉花,相互幫忙耕種小麥。這人是沒有逼到那個份上,真要逼到那個份上了,裹了腳的大家小姐也能揹著娃娃下地。

好在他們本來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