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部分(2 / 4)

小說:農業中華 作者:月寒

張國燾認為應該發展私人汽車,即便是自己不用,也可以出口其它國家用,為國家賺取外匯。實現強軍富民。同時使國家向工業化國家轉變,發展和壯大工人階級,實現無產階級專政。

可是現在張春把讓工人失去土地,住更加小的房子,生活在更加小的空間和惡劣的環境的行為等同於資產階級對老百姓的壓迫。這就讓張國燾難以反駁。

“關於生產資料的論斷,新民大學做了非常多的研究。土地、資源、物種、空氣、水等都是最基礎而且是重要的生產資料。相對於人們必須的生活品,維持國家穩定的軍事力量,促進我們更好地認識世界利用世界的科學研究所需的生產資料,是整個生產資料中極小的一部分。但是有些工業對於土地,空氣、水是非常大的傷害,會迅速消耗資源,會使物種極大的滅絕。從根本上來說不是讓物資極大豐富。而是極大減少。這是有違**理論的。”

“可是工業決定了一個國家的強盛與否。”張國燾提出了自己的顧慮。

“這個我承認,不過工業發展不能以犧牲和消耗環境為代價。工業必須與國防和基礎建設配套,留有戰時富餘量,但是不宜過多。工人階級成為無產階級是資產階級壓迫的結果,我們不能人為地把工人階級變成無產階級。工人階級有權利和所有人一樣擁有土地等生產資料,這才是真正的**。我們看問題要有系統性。”

“工業難免會發生汙染。”

“確實是這樣,但是不能放任汙染。一方面降低汙染,一方面讓我們的環境進化,提高環境耐受能力,才是解決之道。況且,你要相信我們的學生,他們已經在治理汙染,利用工業副產品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績,隨著科技的發展,他們會解決工業與環境的關係。不過就是把物質盡最大可能的利用和反饋環境,不是什麼難事。”

——————————

消除了陝西黨委的干擾,交通系統規劃,產業佈局和城市規劃走向了正軌。

在對教育和發展極大的需求之下,民族和宗教矛盾變成了次要的矛盾,陝西的建設開始加速。

毛石山在送張春出城時問:“民族和宗教終究是個問題,您真的沒有意見?”

張春說:“我建議你不要搞什麼民族聚居區,所有人都是中國國民,有自由居住的權利,有自由選擇工作的權利,有自由婚姻的權利。不要對任何民族進行保護,但是也不要歧視任何民族。中國幾千年,就是各民族融合的結果,我們要做的是加速這種融合。至於宗教,說白了就是一種哲學思想,他們的聖人在我們國家漫長的歷史中,不算什麼,我們的先哲和聖人多了去了。封建社會還知道儒佛道三教合一,難道我們的智慧就那麼差?用我們龐大的歷史去淹沒它。就這麼簡單。”

“融合?”毛石山想再次確定。

張春點頭道:“拆散,融合。抓全民教育,孩子們在你手中,你怕什麼?除非你認為我們的文明是落後的文明。”

毛石山嘿嘿一笑。不說話了。

黃土高原,洛川,堆積在古盆地的黃土形成了巨大的平原,這裡曾經是米糧產區,但是現在土壤迅速剝腐蝕,肥力迅速下降。老百姓為了生活只能廣種薄收,擴大耕種面積,原有植被全部破壞,連溯源侵蝕和切割的溝谷以及大型的黃土梁,黃土峁上全部都開出了農田。在農田極度貧瘠的地方已經拋荒,長著稀疏的草。但是老百姓還養了羊,繼續壓制環境恢復。風和雨水則讓這種情況加速惡化。

現在的洛川塬就呈現除了這樣的一種狀況。

民國初年,這裡戰亂不斷,人口迅速減少,但是由於環境恢復能力被極大地削弱,植被恢復緩慢。只有在溝谷坡地才有一定的次生林生長。這導致了葫蘆河、涇河和北洛河等渭河支流泥沙量非常大。

鹿鍾麟拿下了銅川以北地區後。工作組利用西安到延安、榆林、東勝道路的修建、以工代賑的方式減少了老百姓的耕種面積,特別是減少溝谷地段的耕種面積。不過栽種的速生樹種,對減少雨水對土地剝蝕的效果並不明顯,而且他們高估了北方植被的恢復能力。

交通系統的林帶並沒有在短時間建立起來,反而成活量極低。沼氣池雖然起到了一些作用,但是由於南方培育的沼氣池微生物種群不適應北方,工作組遇到了極大的挫折。而最關鍵的還是水。降水在黃土高原上很難留住,這使這一地區水資源貧乏。沒有水,老百姓維持沼氣池的難度也增加。

水利部門提出了修建取水泵房以解決灌溉和用水問題,但是在沒有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