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2 / 4)

小說:穿越三國之黃梁三國 作者:

力,率領家將保護家小與關羽所部合攏。眾將聚齊,關羽見城中大勢已去,命令劉封、胡班、糜竺、孫乾、簡雍護劉禪家小先行趕赴筑陽,自和諸將斷後,保護諸將家小緩緩而退。

曹仁知道關羽出城必赴筑陽,使曹彰率領一萬兵馬伏於要路,劉封一行出城不到二十里,曹彰伏兵突出,見劉禪身著絲衣,眾人擁簇而行,命令士兵以強弓射擊,劉禪身中百餘箭,立時身亡。劉封、胡班率兵來救時,已是不及。曹兵圍攏上來,糜竺、孫乾、劉備遺孀糜夫人被殺,劉封、胡班、簡雍奮力護住劉備次子劉永與其母甘夫人。劉封為曹彰劈於馬下,胡班中槍受傷,眼見不免。忽見一員大將匹馬趕到,長槍翻飛,所到之處,人不能擋。原來是關平從筑陽趕回殺到,救得胡班一行,此時關羽、張飛、周倉、廖化保護諸將家小趕到,見此慘狀,皆怒火沖天,死命殺退曹彰,一行人退往筑陽。

路上,關平言起求救之事。原來關平殺出重圍,到得筑陽,入城面見太史慈,請太史慈發兵相救,太史慈推以金旋嚴命,不敢出城。關平大怒,復又殺回,救得劉永等人。胡班於路傷重不治,一行人只餘關羽、張飛、周倉、關平、廖化、簡雍,諸將親兵相加,不足八千,護著甘夫人、劉永退往筑陽。

到達筑陽,太史慈率諸將開門相迎,張飛怪其不救,持槍直取太史慈,關羽厲聲喝止,進營落坐。張飛落座後,又質問太史慈為何擁兵不救,太史慈曰:“中王大軍共分三路,慈所在之軍,乃中路兵也。中王因有大事決斷,召三路大軍主帥,齊聚長沙。元帥臨行傳下長沙軍令,未得主公將令,諸軍不得私出駐防之地,違令者斬。慈聞曹賊攻打新野,心急如焚,然而軍令如山,不敢違背。冀德若不相信,可問在座諸將。”魏延等將連聲稱是,又言軍令如山,確實難違。張飛見諸將非不為之,而實難為之也,其氣略平。

太史慈見諸將老小,安置於筑陽軍營,甚覺不妥。與關羽商議,修書一封,使關羽命人護送家小至上庸,請太守鄧芝妥善安置。關羽命令關平、簡雍護送眾將家眷立即上路,奔赴上庸。晚上,太史慈設宴為新野諸將接風,請筑陽守將作陪。酒宴之上,張飛急於報仇,三番五次要太史慈發兵,奪取新野。太史慈當席手書一封請求出兵書信,命令親兵快馬報與金旋。

次日,守城官報說張飛帶領手下親兵往新野方向而去,太史慈心中大急,命令親兵火速報告關羽,又委以魏延守城重任。因為軍令如山,不敢帶兵,單騎馳往新野,去救張飛。關羽得訊大急,擔心張飛有失,率領新野殘餘兵馬奔赴新野。

張飛因為急於大仇,又見侄子慘死,夜不能眠。未到天明,徑率五百親兵出城,守城兵馬因為張飛非呂王兵馬,不好阻攔。張飛出城後,徑直奔往新野,至城下叫陣,曹仁見其兵少,使文欽、夏候和守城,帶餘將率領五萬大軍出城迎戰。曹仁知道張飛勇猛,命令曹彰、曹洪、夏侯尚三將齊出,合擊張飛,張飛獨身與三將大戰,不落下風,反而伺機一槍將夏候尚刺落馬下。

曹仁見狀大怒,統率全軍一齊殺上,張飛率領所部死戰,長槍紛飛,馬到之處,血肉橫飛。抬頭猛見曹仁,拍馬衝出,徑取曹仁。曹仁為張飛威勢所驚,目瞪口呆,險些中槍。張飛兵少,隨即被圍於核心,張飛一身是血,猶在死鬥。一場血戰,殺死曹營偏將三十餘名,所到之處,血肉橫飛。曹仁見張飛英勇,諸將莫敵,正待散開兵馬,以強弓攢射,忽見一將從陣外殺來,長槍翻飛之處,頓時殺出一條血路,此人勇猛異常,曹軍擋者立死,曹仁近前一看,原來是金旋大將太史慈。

太史慈救得張飛,此時張飛親兵只餘數十人,見太史慈趕來,氣力復振,兩將合力,隨即向外殺去。曹仁初見太史慈趕到,大吃一驚,以為金旋大軍趕到,前來爭取新野,往太史慈來路看去,只見灰塵滿天,大隊人馬衝殺過來。曹仁連忙收軍回城,守禦城池。

第六十一回 智坑呂布

第六十一回智坑呂布

原來關羽此人,文武全才,見太史慈單騎來救,知道金旋治軍森嚴,筑陽兵將必然不敢違抗軍令。然而考慮自己所部兵力太少,遂命所部騎兵,去樹林中折些樹枝,縛於馬尾,徑往新野趕來。從遠處看,征塵滾滾,似有無數大軍,實則所帶兵馬,不足八千。

關羽及時趕到,救得張飛、太史慈兩人,此時兩人渾身血跡斑斑,全似兩個血人,兩人相視大笑,芥蒂之心盡去。關羽見陸遜確實是去長沙,又見太史慈捨命來救,知道太史慈所言非虛。此為上天不佑,機緣不巧,單單曹仁偷襲新野之際,陸遜離營而去,留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