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部分(1 / 4)

小說:我的回憶 作者:打倒一切

我當時的處境相當尷尬,也有些無能為力之感。我是應當返回漢口中央去覆命的,只因

交通阻隔,無法成行,惟有隨軍前進。我不僅遭受過譚平山的反對,而且李立三、周恩來、

惲代英等同志無形中認為我對暴動不夠堅決,對張發奎存有幻想。我自覺我的領導信用是受

到打擊了,除了照常參加前敵委員會會議,做些我所能做的事外,也無法挽救中共領導的凌

亂局面。

暴動前夕,參加暴動的軍隊,都急速向南昌集中,中共的人員,也由九江一帶向南昌湧

進。中共將有暴動,似為張發奎所覺察。三十一日,張發奎從九江乘南得車趕往南昌,但他

到達馬回嶺站附近,即被阻隔。據在當地指揮暴動的負責人聶榮臻向我描述當時的情形說,

張發奎趕到馬回嶺時因為交通已斷,即下車向正在移動的部隊警言:“你們向何處開動?奉了

何人命令?”並宣稱:“我是張總指揮,我命令你們停止前進!”這時聶榮臻深恐軍心動搖,

便指揮同志,架起機關槍,向張來的方向作示威式的掃射。張見情形不對,便被逼不再指揮

他的部隊了。因而聶等也就指揮軍隊破壞鐵路,將馬回嶺以次的沿線部隊,都依計劃移向牛

行車站及南昌附近,並佈置警戒。

南昌暴動,決於八月一日上午三時發動。第一步的目的是先行解除城內不參加這次暴動

的軍隊的武裝。三十一日葉挺賀龍等部隊,都已按計劃集中到南昌城內及四郊各軍事要地。

這一軍事行動的指揮,是由葉挺負責的。那時,我也在葉挺的師部。還不到三時,槍聲便響

了。沒有經過激烈的戰鬥,留駐在南昌城內的朱培德部隊約三千人,一下子就全部被繳械了。

當行動開始時,葉挺曾接到好幾次電話,都是他的部屬向他報告:被包圍的部隊表示願意投

降一同參加行動。葉挺卻一一以堅決的語氣回答:先繳械再說,天亮前,南昌城內的各機關,

都已被全部佔領。

八月一日清晨,佔領南昌的軍事行動結束以後,建立政府和今後應採取的軍事策略是急

待解決的問題。

關於建立政權這一問題,我和譚平山等所考慮的是成立正式的國民政府或成立臨時性質

的政權機構,我們沒有提到要建立蘇維埃政權。當時一般的看法,以為一個正式政權的建立,

須有穩定的地盤;而又必需有繼續的軍事勝利,才能獲致。同時,共產國際一向的政策,又

是主張建立一個有力的國民政府,並反對托洛斯基建立蘇維埃的主張。所以討論的結果,便

決定了組織一個臨時政府,名之為“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的任務,主要是:一、號召國人擁護孫先生革命的三民主義和三

大政策;二、在適當時機,召集國民黨全國代表大會,改組國民黨,成立國民政府,討伐南

京武漢一帶的叛逆。當時,我們在南昌所發表的宣言文告,大體就是根據這兩點作成的。

革命委員會由二十五人所組成,包括譚平山、宋慶齡、吳玉章、鄧演達、何香凝、惲代

英、張曙時、郭沫若、周恩來、張國燾、李立三、張發奎、賀龍、彭湃、林祖涵、朱德等。

這個名單由中共前敵委員會決定後,即由譚平山在一次包括國民黨左派人物的會議上,提出

予以透過。委員們立即宣誓就職,旋又推舉譚平山為委員長,吳玉章為秘書長。這名單中的

國民黨左派人物,除張曙時以外,其餘如宋慶齡、何香凝、鄧演達等,並未到場。他們的名

114/185

… Page 266…

《我的回憶》第二冊

字被列進去,這是利用國民黨招牌所必需的。至於張發奎那時已與南昌暴動處於對立的地位,

中共仍將他的名字列入,一面表示拉攏,一面想借此維繫第四軍軍心。參加南昌暴動的國民

黨左派人物,只有張曙時、姜濟寰、蕭炳章,和一些國民黨中下級幹部。因此,這個革命委

員會,用的是國民黨的招牌,事實上是完全由中共所操縱。

軍事行動策略更是緊逼的問題,當時張發奎所率領的第二方面軍一部分,正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