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贛州,他們這些學子再次派上用場,杜二稈子才安下心來。
杜二稈子上了近五年學堂,狀元雖然談不上,卻也是一個讀書人,作為懂得文化的讀書人,報紙是要看的,現在報紙上不光有介紹解放軍今天打到什麼地方,明天又消滅了多少敵人,還刊登了其他評論。
現在與洋人戰爭結束了,官府與洋人在香港開始談判。對這談判,各家報館刊登出來評論就大相徑庭。幾個政黨辦的報紙自然說談判是好事,談判可以讓中國少死不少人,也可以開放貿易,讓中國賺更多的錢,後一點杜二稈子極為贊同。可其他報紙就不是這麼個言論,而是罵那些和洋人談判的都是漢奸。
這樣報紙看多了,杜二稈子也懷疑自己是否有當漢奸傾向,他是中國人,自然不願成為別人口中漢奸。剛好,這時軍隊需要有文化人才,跑到各個學堂招技術兵,杜二稈子原本就想當軍人,現在有了機會,他自然不會放過,於是放下課本,進了軍營,成了一名候補軍官。
有文化的軍官不是分到海軍,就是分到空軍,或者是通訊軍,最差也分到炮兵部隊,當步兵是一個也沒有的。杜二稈子運氣不錯,雖然年歲大了點,可他個子看起來不是很高,人又有些瘦,海軍、炮兵都沒要他,到是空軍將他當寶貝給挑了過去。
草草訓練一段時間,杜二稈子又被分配到飛艇部隊當一名見習軍官,而他見習的部隊這次又配合第二集團軍作戰,於是杜二稈子跟著部隊,到天空旅遊來了。
讀了幾年書,杜二稈子名字雖然不好聽,說起話來,卻顯得文縐縐,能進飛艇部隊的雖然不是普通人,可那些人聽他說話卻也不是很舒服,尤其見杜二稈子對什麼都好奇,這更是讓其他人瞧不起這位學生兵了。
洪大頭見好奇的杜二稈子見什麼都稀罕,在旁邊撇撇嘴道:“二稈子,你都這麼大了,怎麼還沒結婚?我哥比你小,可兒子都已經六歲了。”
杜二稈子沒聽出洪大頭話外音,收回目光,挺起胸膛響亮回答道:“匈奴未滅,何以家為?我是要等消滅了清妖,才會娶媳婦,生兒子的。”
負責操縱飛艇的周墉城沒什麼事情,聽杜二稈子說起娶媳婦事情,湊了過來:“媳婦還沒娶到,生什麼兒子啊?你就那麼肯定自己一定生兒子?”
“哸!我們家三代獨苗,就我一個種,若是不生兒子,我們杜家香火還怎麼繼承下去?”杜二稈子神采奕奕道,唾沫液子飛到周墉城臉前,他還沒注意到。“我不光兒子名字想好了,連孫子名字都有了呢!”
洪大頭來了興致。“哦?說說看,你這杜二稈子都怎麼取的?”
“我兒子要叫杜解放,至於孫子,就叫他杜勝利勝利不好,太直白了點,要叫杜申利!”
洪大頭與周墉城面面相覷,他們沒明白這杜勝利與杜申利之間區別,聽起來,兒子是解放,孫子是勝利,雖說是讀書人,可這杜二稈子取名還真簡單。
一直沒說話的艇長突然衝幾個人喊道:“注意下面有動靜!”
一聽有動靜,幾個人連忙站到自己位置去。
杜二稈子趴著吊艙朝下看去,飛艇飛的雖然不是很高,可高處沒什麼遮擋,寒風颳在臉上卻也十分難受。
眯縫著眼睛,杜二稈子自己看下去,可不是!下面如同一條亮晶晶飄帶的北沙河上,不知什麼時候出現了幾個黑黑的小船,那些船連成一線,正朝南駛去。
自從解放軍佔領江南後,清廷的漕運就被迫中斷,江北河流早已失去原有用途,況且這裡不是運河,突然出現一支船隊,這不是清軍又是什麼?
“準備戰鬥!給他們送點禮物咱們再回去!”艇長威嚴地下達了戰鬥命令。
第二部鐵與火之金戈鐵馬第七章'目錄引索'
瓦藍的天空沒有一朵白雲,熾熱的火球照耀著下界如同雪茄狀一個氣球,銀白色氣球上畫著巨大、豔紅的五角星,紅色是如此之鮮豔,紅得欲滴落下來。
從飛艇上望出去,下面是遼闊的華北大平原,一片片村落點綴在秋天泛黃的平原上。只是在東面,有片大山拔地而起——那是東嶽泰山。北沙河蜿蜒北上,波光粼粼,幾分鐘前,這裡還是雞犬相聞,一副安謐祥和景象。但幾分鐘後,這裡卻變成槍炮齊奏的戰場。
嘩啦一聲,杜二稈子側頭瞟了眼艇長。比他大不了幾歲的艇長拉動機槍槍栓,將彈鏈裝了進去,很是熟練將槍托抵在肩膀處,朝下搖動,做著射擊前準備工作。
旁邊的洪大頭開啟弔艙隔板,將整齊擱置在裡面的炸彈撿起一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