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雲龍想了想:“是不是我們先回去募股齊了之後再走?”
盧作孚沒作聲,望著窗外,沉思良久,忽地轉過身來,斬釘截鐵地說:
“沒時間等了。先把合同簽下來,錢回去以後再想辦法。”
黃雲龍擔心地道:“那樣風險太大了。”
“但我們已沒有退路了。”
“我想訂造新船的事暫時緩一緩,先把發電柴油機買回去——”
黃雲龍正說著,盧作孚突地抬起右手,示意他將話題打住。
“走,籤合同去。”
倆人來到合興造船廠。盧作孚將所剩的3000元錢往桌面一拍:“這是造船的訂金,其餘的部分,等船造好後一次性全部付清。”
“這個——我們還從未有過如此先例。不過看在盧先生率直、真誠之品格,本公司可以破一次先例。”
“一言為定!”
合同很順利地簽訂了。黃雲龍大喜過望。他們倆匆匆趕回合川。
“已經說好了的事情,股東們為何反悔?”一踏進籌備處臨時辦公室,盧作孚就迫不及待地問。
“我想,還是股東們不信任我們,怕把錢丟在水裡打漂了。”陶建中說。
“是啊!”盧作孚輕聲道,“這些年來,川江航業蕭條,航運業幾乎全在外國商船的控制之下,中國輪船公司紛紛被排擠,生意不景氣,常有破產者,瀕臨破產者更不在少數。這些足以讓股東們擔心的了,更何況常有公司倒閉,累及股東事件發生。”
正當盧作孚舉步維艱之際,鄭東琴不改初衷,“大膽從宦囊中借了幾千元”。陳伯遵也冒著風險從教育經費中挪借了七八千元。加之再東拼西湊了2萬多元,總算初步解決了購船及購買電燈廠裝置的用款。
船王盧作孚第6章 逆流而上
第6章 逆流而上
廟宇作辦公室,民生公司正式成立;電閘一推,古城結束了點菜油燈
的時代
當“民生號”輪船離開上海港駛入長江口不遠處的時候,太陽從崇明島外的江水裡冒了出來,將“民生號”那淡黃色的船體映得一片金黃。
這隻船大小了,在浩瀚的長江上,宛若一片落葉飄浮,同6月的江水吃力地廝殺著。
“民生號”的處女航開始了。
自一開始它就逆流而上。2500公里的航程對這隻小船來說有些遙遠。
1926年5月,“民生號”輪船在合興造船廠竣工了。訊息傳回合川,盧作孚立即讓陶建中去接船,自己則開始了公司的籌建工作。有了船,即有了資本,一切就要走上正軌了。
由於“民生號”吃水較淺,馬力大,在長江上航行,風浪大,有些搖晃。
“陶先生,風浪大,你還是到艙裡去吧。”一名船員關切地走到陶建中身旁說。
自“民生號”一出發,陶建中就未離開過甲板。盧先生的信任、公司的家底、合川父老鄉親的期望一齊壓在了他的身上,他不敢有半點閃失。
“能不能再快一點?”陶建中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
“這已是最快的速度了,不能再快了。”船員說。
陶建中還是感覺有些慢。儘管在川江上他坐過無數的船——從未有過哪條船的速度能快過“民生”,但他仍是覺得慢。
他心急呵!
他知道,在長江上游,在那煙波浩渺的遠方,有個人在等待。
那個人比他更急。
1926年6月10日,霧都重慶。
一陣鞭炮聲中,一塊“民生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的木牌抬到了眾人面前。紅綢已揭去,那蒼勁的字型赫然奪目。
舊中國民族資本企業的一顆新星升起來了。
被股東們一致推舉為總經理的盧作孚和協理黃雲龍並排站在重慶一座青磚院門前。新上任的盧總經理情緒激昂地發表了長篇演講:
“諸位股東,諸位同仁,我們辛辛苦苦籌備的事業,總算有了一個開端——公司於今天成立了。我的心情和大家一樣,很高興。但是為何要成立這個公司?我們的事業發端了,但又為何要建立這個事業?我常常問自己,不是今天才問,一年前就開始這樣問了。我原以為,要救國,就得以興教育,以啟民智。後來我明白了這不完全對——這樣空著兩隻手,能辦學堂嗎?能發展教育嗎?顯然不能!要發展教育,必須首先辦實業;只有以實業作基礎,文化教育才有可靠的支柱。孫中山先生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