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銀川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宣告成立,根據我黨的城市政策和我軍的“約法八章”,釋出有關接管政策的九條規定,明確了對蔣馬軍政機構及人員和各族人民群眾的政策,消除了他們的疑惑,澄清了社會上的謠傳,受到各族人民的熱烈擁護。不少潰散的官兵紛紛攜帶槍械及軍用物資,到解放軍各地駐軍投誠報到。
寧夏戰役從9 月2 日開始到23日結束,歷時22天。由於採取了軍事打擊與政治爭取相結合,對馬鴻賓與馬鴻逵部區別對待的方針,進展順利。共計殲敵4 萬餘人,其中,斃傷、俘虜敵人2 萬餘人,起義和投誠2 萬餘人。解放軍僅傷亡7000人。
至9 月底,寧夏全境16個縣、市、旗全部解放,蔣家王朝及馬氏家族對寧夏幾十年的封建統治終於結束。
(8)
22.進軍河西走廊,翻越風雪祁連山。不破樓蘭終不還
在進軍青海的同時,一野還進行了打通甘肅河西走廊的戰役,對甘肅永登以西、安西以東武威、張掖、酒泉地區的國民黨軍進行了長距離的追擊作戰。
當時,國民黨西北軍政長官公署及第91、120 軍正向河西走廊撤退,加上河西原有第8 補給區和河西警備總部等單位,仍有4 萬餘人。第91、120 軍撤至古浪後,先在烏鞘嶺佈防,幻想一野主力南下入川,無力顧及河西,可再喘息一段時間。當獲悉一野將立即西進時,遂於9 月1 日在古浪以北之雙塔堡召開軍事會議,決定步兵乘車,騎兵掩護,繼續向西撤退,企圖利用解放軍步兵難以追上汽車的困難,退至玉門地區。
為防止敵人退至新疆帶來後患,一野於8 月31日釋出進軍河西的作戰命令:第1 兵團第2 軍自青海西寧揮師北上,越過祁連山向張掖進擊;第2 兵團沿蘭新公路及其右側西進,第6 軍為右路,繞烏鞘嶺、騰格里大沙漠邊緣的大靖西進;第3。4 軍附野戰軍炮兵團、戰車營為左路,直取武威、酒泉。
9 月4 日,第2 兵團全線出動。由於逃敵軍心渙散,指揮混亂,不擊自潰,第2 兵團各部以秋風掃落葉之勢,迅猛疾進,所到之處敵人紛紛投誠或逃竄。
第3 軍由享堂、河橋驛向永登及以西前進,先頭部隊第9 師解放永登後,跨越烏鞘嶺,解放安遠驛。
第4 軍由安寧堡、沙井驛沿蘭新公路向永登方向前進,敵騎兵第8 旅第25團殘部投誠。
第6 軍由哈家咀、小澇池向松山、大靖前進。進至古浪以東松山時,敵第120 軍第191 師騎兵團800 餘人在團長帶領下投誠。
12日,第2 兵團作出攻佔古浪、進軍武威的作戰部署。在解放軍尚未發起攻擊時,敵先行逃走,第3 、6 軍順利進佔古浪、大靖等地,至15日即進至武威以南及以東地區。次日下午,第3 軍先頭部隊攻克武威,駐武威附近敵第g1軍騎兵團、第246 師騎兵團和甘肅保安第3 、4 團、武威自衛團、自衛隊共7500餘人投誠。
18日,第2 兵團全部集結武威,並以裝甲營和乘車步兵營組成的快速部隊向張掖前進。
在此期間,第4 軍先頭部隊經17天700 公里的行軍,抵達山丹,敵聯勤第8 補給區監護營及第173 師潰兵600 餘人,攜馬300 餘匹,于山丹東樂鎮投誠。
22日,第4 軍第10師解放民勤。
與此同時,第1 兵團部率第2 軍於9 月10日由西寧北進。第5 師為前衛,第6 師為後衛,第4 師為本隊。12日,第5 師攻佔大通、門源,然後頂風雪、冒嚴寒,連續行軍。14日進入終年積雪的祁連山區。
祁連山海拔4300多米,綿延千里,崇山峻嶺,高峰人云,高處終年積雪,空氣稀薄,氣候變幻無常,人煙稀少,鳥獸亦視為畏途。唐代詩人王昌齡有詩狀祁連山及河西走廊史地雲:“青海長雲暗雪山(祁連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行軍之難可想而知。但為迅速打通河西走廊通道,佔領酒泉,卻必須走此險途。
由於進軍急速,準備不足,缺乏防寒裝置,許多指戰員還穿著單衣,奇苦難言。
14日一早,部隊從黑石頭出發,走了20多里路就開始下起雨來,路上泥水攪合,不時有人跌跤,一個個淋得活像落湯雞。各班的宣傳鼓動員喊起口號:“踏著紅軍的足跡前進,翻過祁連山,消滅馬匪,解放大西北!”歌聲、口號聲在高原上空迴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