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漁獵遊牧民,而上古遼河文明卻是農牧文明。
吳越太上王打馬沿著澄清大河漫步,“你們覺得這裡是故鄉麼?”
“大王,臣的故鄉在南方,不過這裡也好有故鄉的氣息。”
“大王,臣還是喜歡南方山清水秀,這裡的水和家鄉的不一樣,喝口生水都拉肚子呢。”說話的一個宿長,還心有餘悸。
北方是鹼性水,南方是酸性水,南北人竄來竄去,會水土不服,尤其那些過敏人群和體質不好的人。換個地方吃喝拉撒都是問題,看來歷史上同緯度擴張也是有道理的。
當然後世的人什麼毒物沒吃過,那點區區弱鹼弱酸還不至於怎麼的。吳越太上王輕輕笑起來,大家也各有體會,尤其是來自南方的戰士們都互相說道起來,各自的水土不服。
“你們啊,這天底下有大河的地方就是我們大漢人的故鄉。不要被家鄉門前的小山丘遮擋住,雄鷹終將高飛雲天。”
“是,大王,那些土地就是膏腴,怎能放棄。”
大漢的皇帝,萬年,和吳越大王商議下決定支援吳越太上王的戰略計劃。各地監獄內的罪犯首先被收攏起來,各地違法欠債的窮人也被一一驅趕到各郡府。新組建的大漢軍團士兵們驅趕這些只帶了點隨身乾糧的倒黴蛋們,往北方遷移。當然皇帝也有自己小心思,就是不能叫寄奴實力漲得太快,所以人數不多,一萬多強制移民向著燕山腳下進發。大漢現在政權只能控制這裡,而遼東遼西完全在吳越軍和大漢郡兵聯合控制下,所以各地押送人員只須把人員押送到薊縣即可。然後就是沿著渤海灣的道路,迂迴北上。沿著渤海灣有吳越十幾個補給點。吳越太上王作為完善自己戰略,那些移民的種子和第一年糧食也將由他出。
這第一批一萬多移民的任務是接受原來烏桓農民的土地,把各地先撐起來。原來草原農民和奴隸被留下來繼續耕種。只是土地完全分發下去。而戰士們有斬首大功者,願意留下的,就賞賜千畝地、三個胡虜女奴、兩個漢奴家庭,另外可以半價購買南洋阿三奴三人。破烏桓和東鮮卑各部時,吳越太上王發現這裡漢人也不少,占人口的一半左右。不過都是被擄掠的漢人奴隸,而本地耕種的自由民則是躲避戰亂逃避刑法的逃人。當然按照開發鮮卑利亞計劃,這些人是不能被放還回去,離開這些漢人還真的不能開發黑土地。那些做慣奴隸的漢人們,一下子去改變不如維持現狀。先把這裡的人丁經濟搞上去後再解決。
寄奴決定在南澤建立自己的城市,當然這地方也是草木最豐盛,控制好這塊最好草場,寄奴就能壓制住北匈奴那二十萬人口。在後世的滿洲里,寄奴開挖壕溝,夯土築就一座三里周長的小城。吳越三里就是三千米的樣子,所以比漢裡三里的小城要大上許多。那些誓死之士們也紛紛開口討要官職,人家來這裡幫寄奴是有所求的。寄奴也顧不得那麼多,殺人狂做各地巡迴法官,**犯們管轄各地人丁和農耕事宜。神經病們也沒閒著,紛紛安排了交通周邊部落,要求那些部落必須臣服。
寄奴聽了老爹的建議,那就是押送各部落質子到南澤城,和各部落長老實力派通婚。當然寄奴一個人是完不成這麼重的任務,只能分發給那些怪異下屬們,要求每個人必須和五個部落女子通婚。
通婚就是民族融合不二法寶,但是怎麼通婚大有講究。通婚不能解決問題,但是能幫助自己,提高自己的勢力。
草原的南方,有小片草地和農田互相交雜,各地囚犯們怨氣沖天,每天行路70裡。這是吳越規定的數字,北方行路,非雨雪大風沙塵時,必須完成的。70裡是吳越裡,合後世70公里,光走就很累。可囚犯們每人一個扁擔,挑起自己的家當,所以這70裡就非常折磨人。大家都盼著能下雨,下雨可以停下修整。逃是不可能的,漢兵還特意調來內地十郡良家子八百騎士。囚犯不要說單打獨鬥,就是群毆也很難打得過良家子們。這些良家子只要完成這次任務,配給的坐騎就能拿上一匹,使得大家熱情很是高漲。吳越太上王攻破烏桓後,就得良馬十萬多匹,而破南澤後,盡取東鮮卑牛馬,所以區區一匹坐騎也沒什麼捨不得給。
後世的呼倫貝爾草原有近千萬數量的牲畜,而南澤的概念可不是就一個呼倫貝爾草原,而是包括後世蒙古的東方省和內蒙周邊。漠北,也就是所謂蒙古,後世最多有近4000多萬牲畜,馬牛都上兩百萬多。當然這也是過度放牧後的數量,蒙古不過度放牧的話,保持牲畜2500萬是沒問題的。而內蒙有近一億一千萬的牲畜,當初除去漠北和西邊,也有八千萬數量,從數量看就是